砂拉越揭幕“二战解放纪念碑” 缅怀抗战英烈与平民英雄
- 登载于 砂拉越
(古晋11日讯)正值日本投降80周年之际,砂拉越今早在古晋朋岭海鲜小贩中心旁揭幕“砂拉越二战解放纪念碑”,以缅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奋战与受难的士兵、平民及地方英雄。
纪念仪式重温1945年9月11日的历史时刻——当年澳洲准将多玛斯伊斯提克在砂拉越河上澳洲军舰“卡蓬达号”接受日本山村日男将军的投降书,正式结束砂拉越的日军占领。
今日的活动因伊斯提克准将的孙子麦可伊斯提克出席而更显意义深长,他在较早前已将当年原版投降文件移交砂州政府,其家人包括现服役于澳洲步枪连的摩根伊斯提克中尉亦一同见证。
代表澳洲高级专员出席的副高级专员西蒙费洛斯在致词时指出,古晋日军投降属澳洲二战最后一场军事行动“六号燕鸥行动”的一部分,并回顾澳军在1945年6月登陆纳闽与汶莱沿岸作战的经过,最终解放砂拉越并营救巴都林当集中营内数千名战俘和平民。
他强调,澳军及时阻止集中营大屠杀,事迹英勇且意义深远,其部队识别徽章后来被纳入英属婆罗洲新殖民地的盾徽以表彰功绩。
主持揭幕礼的砂副总理拿督阿玛沈桂贤在致词时也赞扬古晋南市市政局超越传统市政服务,建设纪念碑既保存历史,也打造教育、旅游及经济并进的遗产景点,“这正是让纪念化为更新,让过去指引未来的方式。”
古晋南市市长拿督黄鸿圣在致词时也回顾,多年前他与砂遗产工作者拿督林建福商讨选址,惟疫情延缓计划,期间市政局仍修复二战纪念钟楼铭牌以延续记忆。如今纪念碑落成,市政局将继续推动历史保存,包括复兴纪念钟楼与规划连结巴都林当、巴冬岸及彭定角的“战争遗迹步道”。
仪式最后献上花圈,鸣“最后的号角”、诵“追思誓言”并默哀一分钟,随后奏英国、新西兰与澳洲国歌。砂旅游、创意与表演艺术部长拿督斯里阿都卡林、旅游副部长拿督陈超耀及砂州署副秘书拿督许赞麒等也一同出席见证。
仪式结束后,全场为澳洲及砂拉越二战历史中牺牲与受难的人士默哀,并献上花圈。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