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标生:黄明志争议不断 已成社会负面教材
- 登载于 砂拉越
(成邦江4日讯)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严厉谴责大马歌手黄明志自2007年出道以来,十八年来屡屡以"争议"为名行不当之实。从宗教、政治敏感议题,到近期卷入"台湾女网红命案"风波,其一连串行径已严重破坏社会公序良俗,玷污国家形象。
吴标生指出,黄明志在维基百科上甚至设有专属"争议专栏",国内外争议事件累计逾三十起,堪称马来西亚娱乐圈最具"负面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举例,自2007年辱国歌事件起,黄明志屡次触碰国家与社会敏感底线;2021年推出歌曲《玻璃心》疑似影射中国政治,导致作品在中国遭全面封禁,严重影响两国民间文化交流。
"更令人愤慨的是,他竟连'生死'这样庄严的课题也拿来炒作。"吴博士痛斥:"从去年愚人节'诈死'闹剧,到盗用新闻主播播报假死讯,已彻底背离社会良知,冒犯媒体专业,令人不齿。"
吴标生指出,黄明志长期以"叛逆"与"挑衅"博取关注,屡屡挑战道德底线,如今更因涉嫌吸毒持毒被控,从"争议艺人"堕落为"违法之徒"。
"这样的艺人已不配再被称为创作人,而是社会的毒瘤,应当被全面抵制!"
他批评黄明志的"争议套路"早已成型——刻意挑衅宗教、种族、政治及道德红线制造话题,再以"创作自由"或"玩笑"自辩。"当创作以冒犯他人、破坏和谐为代价时,那已不是艺术,而是公害。"
吴标生强调,首要之急是全力支持警方对相关命案进行彻底、公正调查,查明真相与毒品来源,并依法追责。"真相不容掩盖,正义不能缺席!"
他同时呼吁媒体与网络平台坚守社会责任,拒绝成为炒作与不实信息的渠道,不应为流量而牺牲公义与良知。
他提醒公众特别是青年,应警惕此类"以自由为名、以堕落为实"的假偶像,拒绝盲目追捧,以传递正能量的人物为学习榜样。
"马来西亚的多元与和谐来之不易,绝不容许个别人以'创作'之名破坏团结。社会各界应团结一致,抵制'以争议为荣、以挑衅为名'的毒瘤文化。"
吴标生警告,黄明志式"无底线创作"已远超娱乐范畴,正在侵蚀社会价值根基。
"当点击率与争议被误认为成功,年轻人便模仿所谓'反叛',把无理当个性。这是最危险的文化信号,若不引导,将导致一代人的价值观错乱。"
他指出,这类行为也严重损害马来西亚音乐与文化产业的国际声誉,拖累了真正以艺术与真诚为核心的创作人。
马来西亚并不缺乏优秀艺人,他们用音乐传递希望与善意,这才是值得尊敬的榜样。媒体应多推广这些正面典范,让青年明白,真正的艺术力量源自责任与良知,而非挑衅与噱头。"
吴标生最后表示,面对长达十八年、逾三十起争议的"黑历史",社会各界已无理由再以"个性张扬"或"创作自由"为其开脱。
"唯有全民共同维护法律尊严与社会价值观,才能引导年轻一代走上正途,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与良好声誉。"
他呼吁全民从自我反思做起,以行动拒绝庸俗、抵制堕落、扶持正能量,让马来西亚的文化舞台重归光明与良知,成为传播真、善、美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