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商业和经济状况调查报告》(M-BECS) (2025年上半年及2025年下半年预测)成果发布
- 登载于 大马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发布的最新《马来西亚商业与经济状况调查报告》(M-BECS)成果显示,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成本上升以及全球需求放缓的影响,马来西亚商业状况与信心呈现走弱趋势。
这项半年一次的调查在2025年7月10日至8月11日之间进行,涵盖对2025年1月至6月(2025年上半年)的商业表现及2025年7月至12月(2025年下半年)的预测,共收集到777份回复。本次调查首次引入两个新的综合指标,即商业状况指数(BCI)和商业信心指数(BSI)。BCI反映当前的商业表现趋势,而BSI则反映未来的预期。
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指出,企业对2025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经济及商业前景持谨慎悲观态度,主要受到高企并不断上升的营运成本、国内外需求放缓,以及关税引发的全球不确定性加剧所拖累。
拿督吴逸平表示,中总深切关注,企业在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之际,仍需面对日益上升的营运成本。企业所面临的多重成本压力包括:最低薪金上调、从2025年10月工资起,雇主必须为所有外籍员工缴纳公积金、消费税(SST)扩大征收,尤其是对租赁及建筑工程征收服务税、港口费率上调、电费调整、水费上涨、将于2025年9月落实的汽油补贴合理化、2026年拟议实施的多层外籍劳工人头税,以及电子发票推行所带来的额外合规成本。
M-BECS调查主要成果摘要
受访的企业普遍对2025年的经济与商业状况持高度谨慎态度。这是由于外部与国内多重的挑战所致,如美国关税及近期国内一系列提高营商成本的政策调整与措施。
(a)商业状况指数(BCI)在2025年上半年为86.5,商业信心指数(BSI)在下半年为97.4,均低于中性水平100,显示整体企业偏向悲观。这两个指数自2023/2024年以来持续走低。
(b)分别有28.7%与31.2%的受访者对2025年上半年的经济状况和商业环境持悲观态度。在下半年,悲观比例进一步上升至41.0%(经济状况)及40.0%(商业状况)。
(c)2025年上半年对企业业绩造成负面影响的五大因素为:
高营运成本(54.8%)
原料价格上涨(42.0%)
消费者行为的改变(37.3%)
商业和消费者信心下降(37.1%)
现金流问题(34.7%)
(d)2025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现金流和债务状况保持中和状态。
(e)2025年上半年,国内销售额有所下降,但预计未来销售额将会下降的受访者比例略有减少(2025年下半年为40.4%,2025年上半年为42.8%)。出口销售额方面,38.5%的受访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表现为中性,而37.6%的受访者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出现下滑。
(f)2025年上半年,产量有所下降,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持续走低。
(g)2025年上半年,本地和进口经营成本有所上涨,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继续上涨,但预计上涨的受访者数量与上半年相比有所减少。
(h)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增长较2024年下半年有所放缓,显示投资前景趋于谨慎。

B.销售与服务税(SST)扩征
此SST实施后的调查显示,79.5%的受访者表示经商成本增加,67.8%的受访者表示利润空间遭受压缩,49.1%的受访者面临更重的行政管理负担。其中主要的影响包括对租赁费用和建筑合约征收的新服务税。许多企业和行业协会对扩大销售和服务税(SST)实施的时机不当和通知时间过于仓促、合规和营运成本增加、对消费者需求的潜在影响、法规不明确以及准备时间不足表示担忧。
企业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含糊不清的法规术语和定义(56.1%)、可征税与免税商品/服务的分类复杂(53.1%)以及多个公告和文件之间的混淆(49.8%)。
面对扩征销售与服务税,54.6%的企业计划将成本转嫁消费者,而44.6%的企业计划将其内部消化。
对此,中总呼吁政府:
a)将销售与服务税的豁免门槛提高至300万令吉,使其与中小企业的定义相符。
b)暂时将新增服务(如建筑、租赁)的服务税率降低至4%,直至2027年,再视经济情况检讨。
c)为所有项目类型(除不可复审的合同外)提供36个月的豁免期,尤其要保护长期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项目。
d)进行全面检讨,并积极邀请利益相关者参与,尤其是来自建筑、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代表,以确保更顺利地实施并提供更清晰的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