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rint this page

偏头痛7成是青壮年 医警告:吃止痛药每周别超过2次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台湾200万人受偏头痛所苦,约每10人就1人罹患偏头痛,不但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还造成社会劳动力流失。医师指出,台湾7成偏头痛患者为青壮族群,却高达4成病人未接受治疗。女星邵雨薇也现身说法,指出自己工作压力大、急躁时,就会引发偏头痛,发作时习惯吃普拿疼,但对于长时间偏头痛的患者,目前已有最新治疗药物。

偏头痛也是一种病!台湾头痛学会理事长、光田综合医院神经医学部部长杨钧百表示,偏头痛不是一般头痛,而是具有明确诊断标准的疾病,包括头痛持续4~72小时,且至少具备单侧、搏动性、中重度疼痛或日常活动会使头痛加剧等2项特徵,发作时伴随恶心呕吐或畏光怕吵等症状。若要快速诊断,如果头痛伴随恶心、头痛造成失能、头痛觉得光线刺眼,3个中2个可能就是偏头痛。

杨钧百说明,偏头痛像一场无声的脑内地震,它会周期性的反覆发作,也常会无预警地发生,严重时病人会痛到必须暂时中断生活与工作。但根据医界观察,有高达6成偏头痛患者未接受专业诊断与治疗。

杨钧百指出,台湾偏头痛盛行率约为 9.1%,约有200万人饱受偏头痛之苦,女性发生偏头痛机率是男性的3倍,更是15~49岁女性失能的主因。偏头痛不仅影响生活品质与经济生产力,患者得忧郁症、焦虑症的机率可达正常人的5倍,还容易因功能障碍、活动减少而导致过重或肥胖。

台湾年轻病友协会秘书长刘桓睿表示,台湾偏头痛患者中约7成为18~50岁的青壮年,且以女性居多,显示偏头痛已成为青壮年族群的重要健康负担,不仅影响个人生活,也造成劳动力流失。

艺人邵雨薇表示,自己也曾受到偏头痛困扰,当日常演艺工作压力大、急躁,偶尔会引发偏头痛,“以前不知道偏头痛是一种疾病,以为只是压力、精神紧张所引起,休息就好,但因为工作关系,工作常常满档,目前观察自己及身边女星,若突然头痛还是以吃普拿疼作为急性治疗方式为主。”

一森诊所疼痛暨神经医学科医师陈韦达(图右一)表示,偏头痛预防性用药不用一辈子使用,一般建议治疗6~12个月,头痛状况稳定后,可与医师讨论减药。图片左起为艺人邵雨薇、台湾年轻病友协会秘书长刘桓睿、光田综合医院神经医学部部长杨钧百。

一森诊所疼痛暨神经医学科医师陈韦达表示,偏头痛的急性治疗应采分层策略:对轻度至中度的偏头痛,可使用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而根据目前的治疗新趋势,中度至重度的偏头痛则建议使用专一性偏头痛药物“CGRP拮抗剂”。

陈韦达说明,CGRP是偏头痛发作时大脑释放的关键物质,新型CGRP小分子口服药物可从源头阻断偏头痛发作的神经讯号传递。临床研究显示,近6成病人在服药2小时内,即可快速缓解疼痛。

因此,陈韦达建议,针对1个月偏头痛超过4天,或生活工作受严重影响及急性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可与医师讨论用小分子药物搭配预防性药物治疗,可以让偏头痛发作次数减少、痛的程度降低,还能节省药费。

偏头痛如何缓解?陈韦达提醒,许多偏头痛患者以为喝咖啡、吃普拿疼就会好,事实上,咖啡因虽有急性缓解作用,但过度依赖则会导致偏头痛加剧或反弹性头痛,而滥用非专一性止痛药更会产生药物过度使用头痛,可能让病情雪上加霜。

陈韦达强调,偏头痛发作的半小时到1小时内是黄金治疗期,等到痛到头皮麻、颈痛,此时中枢神经敏感化,再吃药就无效;另1个重点是使用急性缓解药物,需限制每星期不要超过2天,才不会药物成瘾、头痛慢性化。

杨钧百呼吁,若长期有偏头痛困扰,建议每周头痛超过1次要看神经内科,避免每周止痛药吃超过2次,维持运动习惯、适时纾压,并服用预防性药物,不要等到痛到受不了才处理。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Tuesday, 23 September 2025 11:11
Copyright.1997-2025 International Times Sdn Bhd. Kuching,Sarawak,Malaysia. Tel:(60-82)48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