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或令亚洲人死亡率较低 日本研究患者基因与症状关系
- 登载于 国际
(综合12日电)日本及其他亚洲国家的新冠肺炎死亡率比西欧及北美地区低,全球不少科学家正致力研究病毒与种族的关系,有日本研究员提出,日本人身体独有的基因可能是死亡率较低的原因。
庆应义塾大学(Keio University)、东京医科齿科大学(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及其他大学上月21日宣布组成一个团队,研究基因与新冠肺炎引发严重症状的关系。团队将收集约500至600名日本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样本,包括无症状患者。研究员会分析每人的基因序列和症状,识别出与严重症状有关的基因。研究团队计划在大概今年九月整理他们的结果。
科学家一直探讨动物感染传染病引发严重症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东京农工大学(Tokyo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病毒学教授(Tetsuya Mizutani)举例指,在牛只身上出现的白血病病毒中,已开始发现多种基因序列是与严重症状有关,“基因因素导致严重症状的倾向,可能同样发生在新冠肺炎”。
另外,包括澳洲的多间海外机构一直研究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与预防感染新冠肺炎的关系,部份人认为日本感染人数较少可能是因为日本人在童年早期就已接受疫苗注射。虽然卡介苗是为了预防结核病,但亦指出卡介苗可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其他病原体的能力。不过,世卫四月发声明指暂时未有证据显示卡介苗有效预防感染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