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rint this page

一中校訓“公仁誠毅”刻石立碑記

文:沈保耀

“世事殊难逆料”,这句话印证我晚年几件事,一中校训碑刻是其中之一。

2018年10月18日,我得贝雄伟、黄绍腾二君相陪,把晚年意外机遇而能出版的诗文集《澹园忆旧》送给一中图书馆,见了叶宗元校长说明来意后,叶校长对我说:正想找你,这么巧!我们一中今年要庆祝建校60周年,准备把校训“公仁诚毅”刻石立碑,作为庆典的一个节目,想劳动你的大笔一挥!我问校庆定于何时?他说今年11月17日。我说只剩下一个月时间,除非快马加鞭,恐难如期完成。

三日后,我把字样呈上,叶校长认为满意,然后分头寻找石材。初,黄君说新尧湾本固鲁黎世雄称其手上有一块石头,如果适合,可以报效!即用黄君车往新尧湾,由黎先生带到水月宫附近一座社区集会场所,只见一块大石头俯卧地上,表面粗糙,色泽褐黑,似是由砂粒结成的松石。黎先生用木棍敲击,还铿然有声。我们当时只表示感激盛意,还不能作决定。

我们在犹豫不决之际,一位好友杨轩进闻讯,还笑怪我们不先去找他;他告以之前在三马丹偶然发现一块大石头,其形态质地大小正合作碑刻之用,原打算取来作为自家《悠然农庄》的场招,既然一中需要,愿意出让。

如此巧合的转机,说明是这件事的好兆头,我们都非常开心!于是黄君约叶校长偕杨先生一同火速前往三马丹察看。

原来三马丹近期公路发展,因开路才挖出这块大石头。这好似去相亲的小伙子,看到合眼的小姑娘,心花怒放!但细问情况以后,才惊觉前路充满变数,并非一马平川!

因为这块石头既然是筑路挖出的有价值之物,便成政府的财产,非个人可以私相受授的,必然要经过向公务局,工程部等衙门去申请批准。

好友杨轩进是知名的建筑商,深知此中的种种程序,也能得到有关部门的信任,但也颇费唇舌的获得批准。

接下来是杨先生出动大型罗里,吊车,还花上小费请有关工人喝茶,才能把这块十一吨重的大石运到古晋朋岭一中校地。

其实筑碑的工程才开始呢!原以为一中地点在山头挖个小坑,填些砂石做地基,便可承受这大石头的重量,殊不知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安上去,却一阵风似的塌下来!只好再扩大地盘,打下不少木桩,甚至填上碎石,浇上水泥。这要不少的花费呀!也都由杨轩进先生掏口袋。

还有难得的呢,杨先生一位好友吴先生,也闻讯愿助一把,要负责石碑的刻字费用;而承包刻字的许老板,也因同感于维护华教很有意义而给优惠价格,这些都使人十分感动啊!

人们常说:“好事多磨”,这立碑工程也印证了这句话。那位承接这石碑奠基工程的X先生,在这关键时刻,因有负责在台湾参加农艺展览的业务,赶去台湾,再因时近年关多雨,也影响施工进程。最令人意外的是主其事的杨先生,又因其所经营的油棕园产品,在国际油棕价大跌时而面对危机,要赶往美里参加世界油棕业危机因应讲座。还有负责刻字的许老板又说:很抱歉!这年关,我要赶刻墓碑,以应清明节扫墓之用,校训石刻只好再耽搁了!

也就是因为这样发生许多意外的波折,所以石刻丰碑赶不及在校庆日亮相,甚至拖延到2019年3月13日才正式动“刀”,而到3月18日才算大功告成!

如今这巍峨矗立的校训石碑,陪著对面20年前许兴梅老校长手植的盐木树,并肩成为历史的见证,显示华文教育能永远为我们马来西亚作育英才,为我们砂拉越繁荣,作出伟大贡献!

这校训石碑完成后,负责刻字福首企业公司的许老板慷慨表示,全部费用报效。而吴先生所负责支付刻字费用,表示将该款移交一中作办学经费,可见维护华教的热心,谁不感动!

Last modified onThursday, 25 July 2019 10:23
Copyright.1997-2025 International Times Sdn Bhd. Kuching,Sarawak,Malaysia. Tel:(60-82)48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