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辉:马中教育合作成果丰硕 人文交流迎新契机
- 登载于 集团动态2025
(古晋30日讯)砂中友好协常务副会长拿督黄国辉强调,近年来,马中关系持续深化,尤其在教育领域取得令人振奋的成果。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等院校与马来西亚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从师资交流、联合科研到学分互认、学生互派,皆卓有成效。这些务实的合作,不仅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也为两国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与成长平台。
“如今,随着两国相互免签政策的实施,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与“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人心,马中人文交流正迎来新契机。教育不仅是培养未来人才的根本途径,更是增强两国人民理解与友谊的桥梁。我们期待,双方能在机制建设、人才交流和学术合作方面持续加深合作,携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青年。”
拿督黄国辉出席砂中友好协会接待中国高教考察团晚宴上发表上述谈话。
他热烈欢迎来自中国的大学教育考察团莅临砂拉越古晋,教育考察团的到来,不只是一次访问,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与教育交流,也为马中友好合作写下了新的篇章。
砂拉越中国友好协会,简称“砂中友协”,多年来致力于推动砂拉越与中国在经贸、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我们始终相信,友好协会不仅是联谊的平台,更应成为促进区域合作、增进人民情谊的重要桥梁。为了拓展合作格局,我们于去年11月携手沙巴、文莱及加里曼丹的友好组织,联合成立了“婆罗洲–中国友好联盟”,希望通过这个区域性平台,加强多边协作,推动经贸、人文、教育及绿色发展的全面互动,让更多人民从中受益。
他说,马来西亚,尤其是砂拉越,历来重视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的中小学广泛开设华文课程,民间也积极推动中华文化活动。这片土地上,中华文化生根发芽,代代延续,成为我们社会多元和谐的一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砂拉越学生选择赴中国深造,足见中国高等教育的吸引力日益增强。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中国高校的国际化水平,也说明本地学生对中国文化与语言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拿督黄国辉始终深信,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力量。因此,自担任砂拉越古晋中华中学校友会(中友会)会长以来,我便全力以赴推动本地学子赴华升学的工作,希望为他们打开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自2000年以来,中友会便积极与中国多所高校建立升学推荐机制。
“25年来,与中友会合作的中国高校已达13所,超过百名学子通过中友会顺利前往中国深造,并在学成归来后,活跃于教育、科技、商贸等多个领域,成为砂拉越社会的重要人才力量。这一成果,是信任的累积,是合作的见证。”
他披露,去年11月9日,砂中友协与中友会正式签署了《中国大学推荐专案合作意向书》,进一步强化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我们相信,这是马中教育合作迈向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砂拉越本地的高等教育也在稳步发展。砂拉越政府陆续设立多所州属大学,并推出免费高教与奖学金制度,致力于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为未来的科技发展、绿色经济与数码转型做好准备。我们也欢迎有意落户砂拉越的中国高校前来设立分校或开展科研合作,共同为本地青年打开更多升学与发展的大门。
“砂拉越,是一片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土地。这里风情独特,人民热情好客、包容友善。我们衷心希望,各位嘉宾此行不仅收获丰富的交流成果,也带回一段段美好回忆。愿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常来常往、携手谱写马中友谊的新篇章,马中教育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共创辉煌!”
特别贵宾中国驻古晋总领事馆邢伟平总领事介绍砂拉越的概况从经济,砂拉越在马来西亚的重要性及讲述领馆成立的历史并高度赞扬已故丹斯里黄文彬对马中建交的贡献。
共同出席有中国驻古晋总领事副总领事宋长虹、砂中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兼中中校友会执行顾拿督陈日枝、砂中友好协会财政王运才教授、中中校友会第1副会长张光福、中中校友会第2副会长曾应华、中中校友会秘书长田荣喜、中中校友会副秘书长陈玮政、中中校友会青年团团长萧万林、古晋中华总商会人力资源組主任郑佑上、砂中友协成员许瑞亮博士、砂中友协成员黄汉森、砂中友协成员温茹亮、砂中友协成员沈易辉。
中国大学教育考察团22名团员包括清华大学,学刊主编,亚太传播学会联盟主席陈昌凤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副院长杭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清华大学副教授匡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交流办主任李成章、清华大学博士后胡潇、清华大学博士生武沛颍、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Bloomberg News 亚洲负责人Lee Miller、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任院长喻国明、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杨雅、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教授、院长曲茹、武汉大学助理教授陈凯宇、武汉大学助理教授刘子坤、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新华社原主任)唐润华、大连外国语大学马云霞、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学刊主编郭良文、浙江越秀外国语教授,院长何海翔、郑州大学教授,院长张淑华、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曾任副院长杨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任邓绍根、美国(现在香港浸会大学Chair Professor,副院长)Ran Wei、美国(现在香港城市大学教授)Shuhua 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