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求助成为勇气 让关怀成为文化

砂拉越民主行动党社青团财政王恭宇。 砂拉越民主行动党社青团财政王恭宇。

(古晋16日讯) 砂拉越民主行动党社青团财政王恭宇指出,八打灵再也国中(SMK Bandar Utama)持刀伤人事件,不仅是一场校园悲剧,更揭示了教育体系中长期被忽视的隐忧,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口。

王恭宇强调,我国必须正视一个深层的事实:在马来西亚,心理健康仍被视为禁忌话题,而非公开对话。社会往往只谈成绩、纪律与表现,却很少谈情绪、孤独与恐惧。这种沉默是危险的,它让正在挣扎的孩子感到羞耻,害怕一旦求助就会被嘲笑、被议论、被误解。

"没有一个孩子应该因为寻求帮助而被视为软弱;没有一个家长应该因寻求辅导而感到羞愧;没有一所学校应该因为'不在课程范围内'而忽视学生的情绪。"

他说,社会必须让心理健康成为日常对话的一部分,就如同我们谈学业成绩一样自然。当一名学生情绪崩溃时,我们应以同理回应,而不是讥笑。当一名青少年求助时,应伸出援手,而非漠视。

"真正的进步,始于我们把心理健康视为共同的社会责任,而非个人的弱点。"

王恭宇指出,父母扮演关键角色,他们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家庭必须成为安全空间,让孩子可以表达情绪,而不必害怕被责骂或误解。

"我们必须培训家长识别孩子早期的情绪困扰,以理解而非愤怒去回应。一个强大的家庭,建立在倾听、信任与关怀之上,而不是沉默与羞耻。"

他同时呼吁,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应成为全国心理健康防护网的主导力量,建立更系统的家庭支援机制。
"这包括培训社区辅导员、设立家庭心理热线、举办全国性的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帮助家长识别孩子的情绪困扰,学会如何沟通、如何陪伴。"

他补充,教育部必须确保每一所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保护学生身心安全的地方。学校辅导员应被赋予更大主动权,主动接触学生、预防危机,而非事后补救。教师也必须拥有足够时间与空间去了解学生,而不是被繁重的文书工作淹没。教育部应减轻教师行政负担,让他们重拾教育的核心,关注学生的成长与福祉。

"教育部必须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让老师有更多时间去倾听、关心和观察学生。教育的真正使命,不只是'教书',更是'育人'。"

王恭宇进一步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课程的一环,与学术成绩同等重要。

"学生可以从课本中学到知识,但人生中更重要的,是学会理解自己的情绪,表达压力,管理焦虑,并以共情看待他人。唯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成长为有能力、有责任感、懂得关怀社会的公民。"

同时,他呼吁卫生部与教育部携手合作,把心理健康服务带入学校与社区。心理健康照护不应局限于医院,而应延伸至校园,通过定期筛查、辅导跟进及校诊合作,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及时获得专业协助。

他也引用其他国家的成功模式作为借鉴:"新加坡的 REACH 计划将心理支援团队直接带入校园;日本的 MIRaES 课程从小学阶段就教导情绪管理与共情能力;澳洲的 YAM 计划有效降低青少年自杀风险。马来西亚必须学习、调整并采取行动。"

"我们必须打破沉默,把心理健康从阴影里带到阳光下。让求助成为一种勇气,让关怀成为一种文化。"

王恭宇最后强调,心理健康不能再被忽视。

"每一次的悲剧,都是社会的警讯。真正的进步,不在于我们盖了多少栋校舍,而在于我们是否为孩子们建起一个能被理解、被倾听、被关爱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