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桑科草原过 “营地慢生活”

六月的桑科草原,夕阳为青绿的草场镀上金边。天境营地外,牛羊悠闲吃草,帐篷里飘出酥油茶的醇香。几个穿藏式褂衣的“95后”小伙正忙着招呼各地游客,平日里爱刷短视频的扎西也放下手机,专注地带着游客骑马漫步。经幡轻扬中,草原的旅游旺季悄然开启。

一块火烧馍 烤 “红” 四川广元月坝农旅融合新图景

六月的川北群山裹着翠绿,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月坝旅游度假区罗家老街火烧馍一条街飘着阵阵麦香。十二口铁锅在柴火灶上滋滋作响,六位阿婆动作娴熟地低头劳作:揉面、擀皮、撒芝麻、扎气孔。锅里的面饼渐渐鼓起金黄“皱纹”,被铲入草木灰中时,细碎的火星子蹦跳着,月坝人最温暖的记忆被揉进麦香里。

相声能否成为 “中西共笑” 的语言?

相声,作为中国传统语言艺术的重要门类,历经百余年传承演变,逐渐发展为深受大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形式。它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幽默智慧与语言审美,也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极具辨识度的“声音符号”。

探访四川中江挂面村:一根银丝连古今  “烹” 出文旅融合好滋味

夏日的阳光洒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觉慧村(又称“挂面村”)的青石板路上,非遗面艺街里依旧人头攒动,匠人正表演“拉面穿针”的绝技,细如发丝的面条穿过针眼时,围观游客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在自家作坊里,40岁的陈立亮熟练地将裁切好的挂面称重封装,他身后,5米长的银丝般的面条垂落如帘。

香格里拉:夏牧场上的短暂团聚

6月,云南香格里拉最热闹的时候来到了。大大小小的牧场水草复苏,牛羊成群。而由古城、寺庙和雪山、湖泊、草甸、森林为主背景的景区,则开始迎来众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