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化疗再手术预后较佳 降低三阴性乳癌复发转移风险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37岁的吴女士因触摸到左乳房肿块前往乳房外科就诊,超音波检查发现,左乳房外上方有1个不规则肿瘤,经粗针切片后,确诊为三阴性乳癌。所幸,电脑断层及正子摄影显示未见淋巴或远端转移,医师先为病患安排6次新式辅助化学治疗,待肿瘤明显缩小后再进行手术切除。

术后病理检验结果显示,病患的肿瘤细胞已完全消失,且无淋巴转移,达到病理完全反应(意指治疗后检查中未发现任何癌细胞或肿瘤组织),整体治疗相当成功,目前病人持续接受门诊追踪。

大千综合医院乳房外科医师陈以涵表示,三阴性乳癌是一种恶性度高的乳房肿瘤,约占所有乳癌的8~15%。此类癌症的雌激素受体(ER)、黄体素受体(PR)及第2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皆呈阴性反应,因此无法透过荷尔蒙治疗或HER2标靶治疗控制,现阶段主要以化学治疗为核心治疗方式。

陈以涵说明,三阴性乳癌的特点包括:
·发病年龄较轻,多数患者小于40岁。
·抑癌基因BRCA1、BRCA2突变机率较高,约占25%(一般乳癌患者仅约2%)。
·细胞分化恶性度高,肿瘤生长较具侵略性。
·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复发与远端转移的风险相对较高。

陈以涵提到,目前已有许多临床研究显示,三阴性乳癌患者若在手术前接受先期性化学治疗(新辅助化疗),疗效往往优于其他乳癌类型,尤其更容易达到病理完全反应。先期性化学治疗的作法,是将原本安排在手术后的辅助化疗,提前至术前进行,并在治疗过程中观察肿瘤大小的变化,藉此评估肿瘤对药物的反应情况。

“若病患在先期性化疗后,能达到病理完全反应,整体预后通常较佳;反之,若仍残留癌细胞,则复发与转移的风险较高,建议再追加化学治疗或搭配标靶药物,作为辅助治疗。”陈以涵说。

陈以涵提醒,先期性化学治疗可协助医师掌握病患的治疗反应,不仅提升乳房保留的机会,也有助于降低复发与转移风险,进一步提高三阴性乳癌患者的治愈率与存活率。不过需特别留意的是,接受此疗法的患者因免疫力下降,术后较容易出现伤口感染或愈合不良的情况。

陈以涵进一步解释,一般乳癌多在肿瘤切除手术后才进行辅助性化疗,无法立即观察药物效果,通常需经过2~3年的追踪,才能判断是否出现复发或转移,进而评估治疗成效。对于容易复发及转移的三阴性乳癌,若能透过先期性化疗,了解药物治疗对癌细胞的效果,就能提高治愈率及存活率,进而恢复健康的人生。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