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明显打呼症状 共眠煞患者当心睡眠呼吸中止症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一名40多岁女性主管,长期受失眠困扰,不仅白天精神不佳、记忆力衰退,也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由于没有明显打呼,她一直认为只是单纯失眠,不断更换安眠药。直到在医师建议下进行居家睡眠检测,才发现她夜间反覆出现呼吸暂停与血氧下降症状,属于典型的共病型失眠与睡眠呼吸中止症(COMISA),经接受正压呼吸器治疗后,睡眠品质大幅改善,白天专注力恢复,生活与工作表现也显著好转。

根据台湾睡眠医学学会调查,全台约有200万人长期受慢性失眠困扰,平均每5人就有1人深受其苦。许多人以为失眠只是压力过大所致,但亚东医院耳鼻喉暨头颈外科专任主治医师洪伟诚表示,其实有部分患者背后真正原因是“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

洪伟诚说明,根据《临床睡眠医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研究指出,高达30~50%的失眠患者同时合并OSA,称为“共眠煞”(COMISA),这类患者往往没有明显打呼声,极易被忽视,因而延误治疗。

洪伟诚指出,打呼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有些人尤其女性不打呼或声音不大,因此难以被诊断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洪伟诚提到,共眠煞患者以女性较多,根据卫福部统计,60岁以上女性超过5成有共眠煞情况,睡不好、易焦虑、影响白天生活,也容易因荷尔蒙变化而加重病情。

洪伟诚提醒,睡不好的共眠煞病患罹患慢性病、心血管疾病、失智症、脑部退化的风险都高于一般人。如有出现辗转难眠、频繁醒来、睡醒后仍十分疲倦以及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即使没有打呼,也应立即至耳鼻喉科或胸腔科就诊。

“相较于单纯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共眠煞患者因同时饱受失眠困扰,初期常对正压呼吸器产生排斥感。”洪伟诚建议,患者应保持开放心态,依个人习惯与睡姿挑选合适的机种与面罩,并同时养成规律的睡眠模式,才能有效改善睡眠与生活品质。

洪伟诚强调,许多职业妇女为兼顾家庭与工作,往往将失眠归因于压力或年龄,却忽略潜在的「无声缺氧」,特别是没有打呼的女性,更容易被误诊为焦虑或单纯失眠,只接受药物治疗。

科林睡得美睡眠技师主任陈奕洁表示,若长期失眠未改善,应及早接受专业睡眠检测,居家检测仅需在家睡1晚即可完成,不必住院,便能评估睡眠状况。越早面对并接受精准治疗,就能越早提升睡眠品质,降低多种疾病风险。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Tuesday, 30 September 2025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