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让步求合作 外媒:各环节都败给习近平

  • 登载于 国际
美国总统特朗普30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 美国总统特朗普30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

(综合1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30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协议,宣布为换取中国加强打击芬太尼走私,美方将对中国商品关税下调10%。表面上看似为贸易关系解冻迈出一步,但外媒直言,这项让步暗藏警讯,在这场漫长的中美贸易战中,特朗普几乎在每一回合都被习近平牵著走。

根据CNN报导,协议内容指出,美国对中国商品的最低关税将降至20%,平均关税率则约为47%。虽然仍高于美国其他贸易夥伴,但已更接近全球水准。这项措施有望稍微减轻美国消费者的负担,也让中国商品摆脱先前遭高关税贴上的问题货标签。

不过分析指出,这项让步其实是一场高风险赌注,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中美贸易战中,特朗普几乎在每一步都被习近平占了上风,光是愿意亲自会面就意味著美方已让步。历史经验也显示,这类你来我往的协议往往沦为空谈,最终美国能否真正换到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的实质行动,仍未可知。

特朗普对中国的贸易战原有四大目标,包含减少芬太尼流入美国、促使制造业回流、改善贸易逆差,以及迫使TikTok出售美国资产。

虽然部分目标取得进展,但中方始终在履行承诺上拖延.包含限制稀土出口、拒买美国黄豆,甚至对美企展开反垄断调查,同时也祭出报复性关税,令美方农业与高科技产业首当其冲。

即便特朗普多次抱怨中国不履行承诺,仍在这次协议中选择降低关税。外界认为,这不仅是特朗普政策上的退让,更突显中方在谈判桌上握有绝对筹码。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愿意再度让步,是因为中国确实采取部分行动,例如新增两种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至管制清单,并打击黑市贩售。美国缉毒局报告也指出,2024年芬太尼纯度下降,显示墨西哥制毒集团取得化学原料更困难。

特朗普本周在受访时甚至改口,称“中国会和我合作,解决芬太尼问题”,态度比过去明显软化。这番言论被解读为他寄望藉著让步,换取中方更多表面诚意。

美国除了中国,对墨西哥与加拿大同样课徵过芬太尼相关关税,如今却选择只对中国降税,恐激怒两大贸易夥伴。尤其加拿大进口的芬太尼占比不到1%,却仍被威胁加税,如今美方对北京手软,势必引发盟友不满。

不过对美国消费者而言,这项决定或许能稍稍减轻通膨压力。长期以来,高关税推升物价,任何幅度的减税都可能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