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发现“坦布苏病毒” 可人畜共通传染

  • 登载于 国际

(台湾25日电)“一毒未平、另一毒又起”!

台湾农委会家畜卫生试验所所长邱垂章周三证实,台湾发现新兴人畜共通传染病“坦布苏病毒”,指该病最早通过蚊虫传播,但随后亦测到有麻雀带病毒,故蚊子、野生鸟类可传播此病毒。

该病毒致死率不高,禽蛋煮熟后食用,人体便不会受到感染。

台媒指,台湾是继马来西亚、中国大陆、泰国之后,全球第4个发现此病毒的地区。

邱垂章表示,去年11月发现与农委会合作的鸭场有鸭只产蛋率下降,于是将鸭只送检。

起初,检疫部门验不出鸭只感染了甚么病毒,但有研究人员在新期刊发现有“坦布苏病毒”病毒的基因序列,才验出此病毒,并于同年12月确诊。

邱垂章指,有文献显示,中国东部于2010年曾发现有鸭只突然出现一种新兴疾病,传播迅速,在发病鸭只的胚胎可分离到一种病毒,该病毒与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蚊源和鸡源坦布苏病毒高度同源,遂将之鉴定为坦布苏病毒的一个分离株;他续指病毒会感染家禽,但是致死率不高,不会造成产业重大损失。

疾管署检验及疫苗研制中心病媒病毒及立克次体实验室研究员舒佩芸表示,目前台湾分离到此病毒是否会感染人类,仍需做监测。

但大陆曾有一篇研究指,在人的咽喉中发现坦布苏病毒,又在农场工作人员的身体中检出该病毒的抗体,但基本上都没甚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