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博物馆“千里觅艺──赵少昂与陈崎师生对话”展览
- 登载于 大马
香港文化博物馆现正举行“千里觅艺──赵少昂与陈崎师生对话”展览,首度展出45件赵少昂及马来西亚华裔画家陈崎的绘画作品和画课习作,不仅展示赵少昂的教学重点和艺术技巧,还令观众欣赏到岭南画派的特色和风格。
“千里觅艺──赵少昂与陈崎师生对话”展览即日起至2023年8月27日 。
地点:香港文化博物馆(沙田文林路1号)
费用:免费入场
时间:星期一、三至五 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 上午10时至晚上7时
逢星期二(公众假期除外)休馆
岭南画派画家赵少昂于1948年移居香港后,开设“岭南艺苑”作画授徒,陈崎原有西洋画根基,因敬仰赵少昂,遂在香港画家卜珍的帮助下,成功拜赵少昂为师学习绘画创作。又因无法亲至香港,陈崎就在1950年代时参加了赵少昂的遥距教学函授课程。
师生之间通过邮寄画稿的方式,传艺、学画。陈崎于1961年从“岭南艺苑”毕业,学成后成为第一代将岭南画派艺术发扬到砂拉越的画家。

师生画作对比展出
为了令观众立体感受师生之间的画艺交流,是次展览将16件赵少昂画作与29件陈崎画课习作,做对比展出,且多数是同题材作品。陈崎的画作,主要是1950年代至1961年代早期的画作,虽为画课习作,却也能看出陈崎对岭南画派技法之领悟力,而画作上来自赵少昂的批注,也能看到赵少昂讲解用笔技巧、设色方法和步骤等。
遥距学习过程中,赵少昂会先将自己的示范画稿邮寄给远在马来西亚古晋市的陈崎,陈崎在临摹过程中若遇上问题,会在画上留言并寄还给老师批改。赵少昂评画后,会连同批阅后的画稿寄回。”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艺术)邓民亮介绍:“不过,赵少昂不会帮陈崎补画,而是会直接在他觉得不妥之处画出一个一样的,供陈崎自己领悟。”
是次展出画作分为花鸟、草虫、瓜果、人物、动物5个部分,焦点展品包括陈崎作品《枫叶相思鸟》、《荔枝》、《龙船花》、《罗汉》、《老虎》等。
在赵少昂的选取物料上,反映出岭南派的不拘一格
他教导陈崎使用日本美浓纸,用水化开颜料的效果比宣纸更佳;绘画山茶花时应用Winsor & Newton的洋红色水彩颜料,因使用中国颜料未能呈现其鲜艳。
岭南派亦有异于传统国画之处,用色如同西洋画般相较丰富,却仍有国画常见的留白。
另外,因为陈崎未能亲睹赵少昂作画,故赵需要额外提示绘画的先后次序。例如画荔枝时,「荔枝圈深洋红。先写朱红黄地色。中间留空,加草绿」。
荔枝叶也不能草草了事,「荔枝叶,排形。嫩叶,草绿醮朱黄,再加些少墨红在笔尖,然后落笔」。
赵少昂的教学工夫未有白费,陈崎后来成为砂拉越艺术界独当一面的画家,如同赵继承高奇峰遗志,陈崎尔后委身于砂拉越艺术家协会与古晋中华书画研究会,传扬岭南画派。
《那些年,我跟随赵少昂老师习画的日子》分享会
同时,日前何凤莲博士(赵少昂教授徒弟、岭南画派艺术家)、郑焕棠(香港艺术馆长)办了一场《那些年,我跟随赵少昂老师习画的日子》分享会,分享那些年赵少昂教授授画的点滴,让大家了解赵教授如何克服种种困难,成就了岭南派画与世界各地发展传承,开花结果。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