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的学佛
- 登载于 时评/专栏
文 / 蔡明田居士 ( 马来西亚佛教居士总会会长,古晋佛教居士林林长)
佛历二五六三年己亥年卫塞节献词
伟大佛陀的圣诞、成道、涅盘,三期同庆的卫塞节也是所谓 “月圆之夜”之神圣日子。我们佛教徒以最虔诚之心意来庆祝“佛陀日”的欢乐,以表示对佛陀的怀念,以崇高敬意赞叹佛陀在人世间,圆满人生功德而成佛,之后就是佛教的建立,时值公元前五百六十三年。
佛教成立并盛行于印度,流传于印度周边国家,五百年后传到世界各地,后发扬于中国。佛教是世界最早国际化的宗教,立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他为了众生的离苦得乐,而宣扬佛法,愿力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使之开悟而解脱的悲愿,这便是佛菩萨的大宏誓愿的悲情,为众生的安乐而入世宣扬佛法,为拔苦救难施以良方而救度之。佛教经过二千五百多年在世间的流程,由兴到衰,再复兴过程,显现世间常态的无常现象。
当代佛学大师,印顺导师他提出“人间佛教”的新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的佛法,高度关怀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平平等的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为使佛教持续发展,他在公元一九五三年发表一篇论文,题目为“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他说为复兴中国佛教应有的思想,为防止佛法的衰退,唯有的方法是把佛教知识化、年青化、在家化,他认为如果让佛法老化下去,知识不足,都是出家的,那么佛教难有光明的前途。他强调在家和出家的佛教相向而行是符合现时代佛法的发展。
“居士佛教”是在家学佛人,对佛法的修行和佛学的深入,学佛精神所依,一般而言,在家学佛者均可称为居士,居士学佛也以佛法为学,修行也是居士学佛应有的过程,布施和供养是居士学佛的美德,是佛法所谓“福德”的追求。修禅、念佛、持咒,加以经典的学习和研究,是“功德”修行最为殊胜的境地,是佛教修行人追求菩提的究竟目的。
佛法上说,无论是出家或在家的学佛,目的当然是为了成佛,要成佛必然要有正知正见的佛法知见,从戒定慧,闻思修外,对佛经佛典的持诵和了知也一样重要,因为佛经乃至佛学的教导是佛陀,对佛教徒为学佛到成佛的指南,所以必须学之。
马来西亚佛教居士总会的成立,是为团结世界各地佛教居士以及团体,为推动正信佛法,发扬正信佛教,使佛教佛法的永续和发展而贡献居士的能量,联合出家僧团为佛教持续发展尽形寿,为佛法永恒流传献生命是佛教徒应有的态度。
二千五百六十三年佛诞的今天,和大家共享在佛光慧照中,身心祥和,愿佛菩萨保佑大家学佛有成,福慧增长,国泰民安,世界和平。和大家共勉之。敬祝各界卫塞节快乐。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