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之脊”--长江经济带

作者:中国驻古晋总领事 程广中

中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始终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就是提出并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势在必行。从历史上看,唐宋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就逐渐南移,“苏常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熟”是中国经济史之实。从现实看,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省市,流域面积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40%,具有明显的资源、产业、交通、人才等优势,是中国“经济之脊”。从需要来看,要促进中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国内区域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更好衔接,有必要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况且长江经济带面临生态环境恶化、长江水道瓶颈制约、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困难,需要从战略上加以统筹解决。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就提出“一线一轴”战略构想,其中一线指沿海,一轴即长江。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部署2015年经济工作时指出:“要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国家级“三大发展战略”浮出水面。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四个带”,即内河经济带、东中西部互动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明确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长江经济带建设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

中国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有利于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让长江黄金水道真正产生黄金效应;有利于利用中上游腹地发展潜力,使上中下游更好互动互补,缩小东中西部差距;有利于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使市场在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配置中发展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更好对接“一带一路”,培育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有利于长江流域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更好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序进行。一是努力打造“一轴、两翼、三级、多点”新发展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构造沿江绿色发展轴。“两翼”就是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通过交通的互联互通,增强南北两侧节点城市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扩展“一轴”辐射带动效益。“三极”就是指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发挥好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打造好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多点”就是指发挥好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市支撑作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二是建成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长江经济带交通走廊要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和便捷高效。首先,要提升长江这一黄金水道的功能。解决好下游“卡脖子”、中游“肠梗阻”、上游“瓶颈”等问题。加快长江船型标准化。促进港口合理布局。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搞好长江与海运无缝衔接。其次是加快铁路建设,形成与长江航运衔接顺畅的铁路快速通道。再次,加快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等方面建设。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决避免重蹈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努力探索出一条以发展促保护、促恢复、促质量的绿色发展新路。到2020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43%。到2030年,水环境和水生态全面改善,水脉畅通,环境美好的目标得以实现。

四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支持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长江流域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好核心竞争优势。

五是加强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龙头,以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为支撑,以贵州和云南两省中部城市为补充,形成大中小城市互动互补、布局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加强城乡统筹,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建设绿色、智能、海绵式新型城市。

六是建设东西双向、陆海统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挥好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引领作用。把云南建成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建设,发展好重庆、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对接,打造好内陆交通枢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互联互通与经济合作,拓展上海等沿海沿江城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合作。


●程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