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何时才能追赶上新加坡?

文/陈锦松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关系错综复杂,亦友亦敌,时好时坏。两国最近针对领海及领空的争议突然升高,有人理解为九十三岁的首相马哈迪阔别十五年后重返政坛,作风依然强势,是导致冲突不可避免的主因。单就2003年提出建造衔接新马两地的美景大桥(弯桥),马来西亚早已与新加坡结下梁子。前首相阿都拉的黯然下台,不能不说与此有关。

1963年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成为其中一个州属,但好景不长,两年后的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逼脱离马来西亚独立。这么一个围绕著马来海洋中的华人岛屿,当时总理李光耀诚惶诚恐,担忧只有约719平方公里的岛国面临生存威胁。

马来人占全马2,300万人口的约68 % ,华人占狮城580万人口的约75 %,从人口结构而言,个别种族自然比较认同其同种同宗的族群,这种血缘与肤色的既成事实无法改变。新加坡独立前的种族问题紧张,李光耀领导的行动党喊出要建立「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引发巫统马来激进份子不满,甚至要求逮捕李光耀。为了防止形势继续恶化,时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评估整体形势后决定把新加坡逐出。李光耀在宣布脱离时悲痛流泪,甚至表达希望有一天新加坡可回到马来西亚的怀抱。

五十多年过去了,两个国家,两个政府分道扬镳,各谋发展,各显本事,但新加坡的精彩显然盖过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年,摆脱不了的是种族问题及严重贪腐,国家发展欲振乏力,跌跌撞撞。1969年五一三种族冲突是个爆发点,这个警钟敲醒了巫、华裔之间深沉的矛盾,官方解读是因经济悬殊、财富分配不均,酿成族群对立。1970年的时任首相敦拉萨不得不提出新经济政策来改变马来人和其他种族之间的社会和经济鸿沟。

用政治手段分配族群财富

华人掌握经济,巫人控制政治。国阵政府通过政治手段来进行种族财富的分配,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在2018年出版的回忆录就指出其中的不公平。以协助马来人为藉口,政府通过政策制订与便利不断需索华裔公司的股权,特别是股权首次分配后,未料到过几年公司赚钱后还要第二次分配,导致企业家出走。

马来人对华人的财富累积,不了解经商其中的艰辛与风险,却只徒不劳而获,结果造成巫裔更加好逸恶劳,新经济政策的失败,造就的是少数的权贵,整体马来人并没有摆脱贫穷。

就算今天马来西亚已改朝换代,在经济上扶持马来人仍然是新政府的首要任务,经济事务部长阿兹敏在去年9月举办「土著与国家未来」研讨会时就反映,目前土著持股权仍未达30%,2016年的土著平均家庭收入只有6,267令吉,而非土著则达到8,213令吉。传递的讯息就是马来人还需要政府大力扶持,以确保财富的有效分配。也间接暗示,只要非土著的财富超过土著,政府就有责任纠正。

新加坡是幸运的,种族问题基本受到有效控制,但要打破种族之间根深蒂固的藩篱,确也不容易。新加坡政府为了确保国会议员有各族参与,不得不在1988年推出特别的选举制度──集体选举区制度(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 GRC),在该制度下需要几个人组成团队参选国会议员,目的是用捆绑的方式由华裔候选人结合少数族群参选,确保国会有少数族裔的代表。

新加坡1993年实施总统民选,本来是不分种族、肤色及血缘的,但政府理解如果继续通过真正的民选,新加坡的总统、总理将都会是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几乎不可能当选。为了让其他族群也有机会,在2016年作出修订,如果总统一职在三十年内(即五个总统任期)都没有由某一个种族的合资格人士担任的话,则下一届选举将只会给那该种族的合资格人士参加,马来裔的前任国会议长哈莉玛(Halimah Yacob)就是搭上这个政策修订的「便车」,在2017年摇身一变顺利当上总统。

治理问题抑或民族性使然?

新加坡是多数民族照顾少数民族,马来西亚却是少数民族照顾多数民族,究竟是国家治理的问题还是民族性的问题?但一个民族过于受保护而无法成长,是否政府也要勇敢面对。马来人什么时候摆脱拐杖,已是老调重弹的议题。

首相马哈迪从来不讳言的抨击马来人懒惰,去年9月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直指巫裔即使享有政府扶助,但因懒惰及工作态度不佳,经济上无法与华裔竞争。他承认,马来人实际上虽有能力与其他族群竞争,可是工作文化与态度导致他们仍落后于人。

华人的勤奋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带动经济,郭鹤年在回忆录写道,勤奋与吃苦耐劳的海外华人,是对东南亚发展贡献良多的英雄,贫穷的华人迁移到东南亚,有者走入森林从事伐木、割胶、采矿,不然就是开小店铺,这些劳力工作带来了新经济。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都存在种族问题,但处理的手法各异。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但两国领导人要由少数民族来担任还须很长时间。撇开种族因素,两国的敌对状态不该扩大,而应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谋求共同利益与价值。

根据移民与关卡局的资料,每天至少有40万人利用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到了学校假期和公共假期,每日通关人数更多达43万人,这项惊人数字,显示两国民间往来密切频繁,若双方政府对立,受累的肯定是两国人民。

新加坡不必把马来西亚当作假想敌,马新两国都应释出最大的善意。新加坡是个华人国家,但其高效与廉洁,得到世界广泛认可,我们无须囿于种族关系而舍近求远,远亲不如近邻,管治国家经验无妨向新加坡取经。

新加坡属于高所得国家,其平均国民所得约54,000美金,马来西亚则是9,600美金,相差接近五倍,扪心自问: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追赶上新加坡?

 

转载 / 当代评论

Last modified onWednesday, 09 January 2019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