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rint this page

3高患者小心第4高 医警告:高血压恐诱发 “高肾压”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采访报导)根据统计,台湾每8位成人就有一位发生肾脏病变,20岁以上慢性肾脏病盛行率已逾12%,且有超过9成6的肾脏病患者罹病却不自知。由于肾脏无痛觉神经分布,初期肾脏病症状不明显、难以察觉,病患容易错失黄金治疗时机,导致肾功能无法恢复。而专家提醒,肾脏病不只要留意3高,还有常被忽略的第4高“高肾压”。

病患林先生平时自觉身体状况控制得宜,只是常感到疲惫、出现泡泡尿,在医师建议下进行检测,才发现竟将迈入慢性肾脏病第3期,所幸发现及时,及早接受治疗并调整生活型态,得以延缓肾功能恶化。

慢性肾脏病病患常伴有精神体力不佳、尿液有浓泡等异常警讯,台湾肾脏医学会理事长黄尚志表示,除了控制3高外,更要留意“高肾压”的发生。当大量血液通过肾脏时、血管内压力上升,形成“肾压”(肾丝球内压),若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佳,肾脏代谢功能负担加重,就可能导致肾压过高,造成肾脏损伤。

“肾脏就像是身体的污水处理厂。”黄尚志解释,一旦流入的污水过量、含有太多废弃物,就会使得污水处理厂故障出问题,即出现“高肾压”。由于肾脏每天要处理大量血流,并藉由过滤血液来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当血液通过时,会让肾脏血管内压力变大、形成肾压,而肾脏无法承受过高的肾脏压力。因此身体若长期处在高血压状态下,将使得肾压过高;若是处在高血糖状态时,也易导致肾丝球硬化或肾元破坏,损害肾脏功能。

卫福部国民健康署长吴昭军指出,3高族群更容易并发肾病变,民众除了应保持良好生活作息,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外,也建议40岁以上3高族群掌握以下3点,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源头避免或延缓肾脏疾病恶化:

● 及早检测尿蛋白

● 定期肾丝球过滤率(eGFR)检测

● 关心并了解自身肾脏功能

每位病患肾脏功能恶化速度不一,只要定期筛检、早期发现、透过生活型态调整与治疗介入,及早控制“高肾压”,便有机会显著改善或延缓肾功能持续恶化。黄尚志提醒,如发现身体不适或异常,应及早就医、寻求医师专业建议,勿信偏方,以免忽略实际病灶而误用止痛药,反而忽视了罹患慢性肾脏病的可能性,且滥用药物反而更伤肾,加速肾脏恶化的速度。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Thursday, 24 March 2022 13:57
Copyright.1997-2025 International Times Sdn Bhd. Kuching,Sarawak,Malaysia. Tel:(60-82)48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