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拍港版Nat Geo级数生态纪录片:让港人认识物种,才会去保育
- 登载于 中国万象
“我想拍一辑专属于香港的纪录片,希望香港人可以认识香港的物种。”24岁的冯汉城(阿城)去年完成一辑(五集)关于香港生态的本土纪录片《Wild Hong Kong》。事隔近一年,他正在开始拍摄第二辑《Reconnect To The Land》。由日行到夜行生物、树林到泥滩的生物,都跟你一样是香港的持份者,然而你可能从来无发现它们的存在。
.jpg)
新一辑纪录片里,阿城依旧走进香港的泥滩、树林及一些农田,希望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香港,从而获得亲切感。他希望香港人可以认识到香港的物种,然后能跟土地重新建立多点联系。“真实了解到我们香港有甚么特别之处,知道这幅地其实居住了甚么生物。最好能观察到自己身边的所谓邻居,即是那些小动物,总之你知道它的存在也就可以。”
.jpg)
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就有山林、河溪、泥地、开阔草地等多种生态环境,造就出香港的物种多样性。渔护署的香港生物数据库,现有记录生物就有1,428种。虽然没有狮子老虎,但阿城认为香港的物种多样性,足够让香港人自豪了。

“有很多香港命名的物种,甚至乎是香港才有的物种,这些生物,在第二个地方是不能拍摄得到的。”在新一辑纪录片中,包括一种名为“香港斗鱼”的淡水鱼。这种鱼能在水流较慢的小溪中生存,也能忍受低氧环境。“其实它应该算是罕见,要特别去一些较山长水远的地方才会找到。甚至乎在像死水一潭的地方,其实细心点看,它们都有方法在里头生活。”

制作团队就只有自己一人,器材及能力都有限制,然而阿城以外国著名的纪录片作目标,尽其所能将画面拍摄得最美,望能吸引大家欣赏这些不被人留意的“小邻居”。“想大家看片看得开心之余,会觉得有些香港的生态资源及环境值得保护,也就不会因为所谓发展、市区扩张计划令它们受到威胁,或随便就想它们死掉。”
Last modified onFriday, 20 December 2019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