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头晕全身无力不一定是感冒 医揭血癌初期症状小心别误认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57岁的资深艺人沈玉琳,近日确诊急性白血病而紧急住院,所幸目前治疗情况顺利。事实上,急性白血病可分为淋巴性白血病、骨髓性白血病2种,医师指出,若出现不明发烧、全身无力等症状,需警觉可能是白血病初期症状,因病程进展迅速,需即刻治疗,可辅助中医治疗以缓解副作用不适。
亚东医院传统医学科医师廖国帆表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是白血病的一种,就是俗称的血癌,症状常来得又快又凶猛,主因为骨髓中生成的淋巴细胞未成熟就开始大量增殖,并进入血液循环,使红血球和血小板数值远低于正常值,常伴随突然贫血、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廖国帆说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等血癌的初期症状,常常与一般感冒或疲劳相似,容易被误认而延误诊断。若身体持续出现以下异常反应,应立即提高警觉,并及时就医检查:
·持续疲惫无力,稍微活动即气喘
·脸色苍白、头晕目眩
·不明原因发烧
·牙龈出血或身上莫名瘀青
·骨骼、关节疼痛,尤其胸骨处
廖国帆提到,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虽以化疗、标靶治疗、免疫治疗与干细胞移植等多元西医疗法为主,能有效清除癌细胞,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伴随免疫力下降及体力衰弱,影响疗程持续性与生活品质。
廖国帆指出,血癌的治疗不仅在于消灭癌细胞,更重视巩固身体正气,提升患者的抵抗力与恢复力。中医认为,血癌属于“正虚邪实”的体质,治疗过程中,适当使用中药与针灸,可有效减轻化疗副作用,如恶心、疲倦及免疫力下降,并透过益气养阴、补脾健胃,帮助患者建立抗癌的力量。
廖国帆说,中医辅助治疗遵循“攻补兼施”原则,依据病程阶段灵活调整策略,与西医形成互补:
·化疗期间:运用益气养阴、健脾和胃的中药配合针灸,帮助缓解恶心、食欲不振及白血球下降等副作用,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使疗程得以稳定推进。
·治疗中后期:著重补益元气,促进血球生成与体力恢复。
·缓解期:则以扶正固本、调整体质为主,降低复发风险,协助患者恢复健康。
廖国帆提醒,白血病患者可经中医评估,服用益气养阴、健脾和胃的中药并配合针灸,成功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与食欲不振,减少白血球过低现象,帮助患者的体力回升,稳定完成疗程,不因副作用中断治疗。
除了治疗外,廖国帆也建议患者,可调整饮食与生活习惯,如适量的枸杞、红枣、莲子粥,帮助补气养血与改善面色;偶尔摄取牛肉、菠菜等富含铁质的食材。体力允许时,也建议练习八段锦等温和气功,促进气血循环,提升免疫力。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