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手” 痛又麻怎么办? 中医针灸4穴位助手腕麻痛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35岁萧姓女子卖饭团和苜蓿芽卷,却常常包到右手腕麻痛,甚至痛到掉泪,原以为只是劳损,休息就会好,但后来连晚上睡觉也屡屡痛醒,经友人介绍看诊卫福部彰化医院中医师黄锋荣,诊断为俗称“滑鼠手”的腕隧道症候群,经针灸4个穴位,1个月后不再麻痛。
卫福部彰化医院中医师黄锋荣表示,初期的腕隧道症候群经针灸或搭配中药服用,通常1~2个月可以痊愈,如果可以在麻痛之初赶紧针灸,大都有效果。但若症状严重且保守治疗无效,外科手术会透过切开横腕韧带,打开腕隧道,藉此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黄锋荣说明,腕隧道症候群俗称“滑鼠手”,是由于正中神经在通过腕隧道时受到压迫所引发的疾病。长时间或频繁使用手腕,可能导致腕隧道内空间缩小,进而挤压正中神经,造成手掌麻木、刺痛或抽痛等症状。
黄锋荣进一步指出,门诊观察近年来,罹患腕隧道症候群的人数越来越多,同时有年轻化趋势,不只是电脑重度使用者易罹患,重覆性腕部活动的工作者也易罹患。如上述个案不断重覆用手腕力量包饭团、菜卷即是,其他如采茶、除草的农夫、装配员等职业从业员,在门诊中也常见到。
从中医观点来看,黄锋荣提到,腕隧道症候群可透过针灸疏通经络,常用穴位包括大陵、内关、合谷及远端的曲池穴,并可搭配艾灸或药浴,以温通气血、减轻局部压迫与发炎反应。若症状较严重,亦可配合活血化瘀、促进循环的中药治疗,通常在一个月内能获得明显改善。
黄锋荣说,腕隧道症候群患者因长期反覆使用手腕关节,即使透过针灸获得暂时缓解,仍应减少过度使用,以免症状再度恶化。然而,许多人因工作需求无法避免持续使用腕部,导致病情反覆发作,最终仍可能需藉由手术来彻底治疗。
黄锋荣提醒,一旦出现手麻或疼痛等症状,应提高警觉,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的警讯,应尽早就医诊治;若延误至肌肉萎缩阶段,即使接受手术,预后与恢复效果也将大受影响。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