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文/李泰德
马来西亚不像印尼、菲律宾等邻国设有中期选举,让选民有机会考核联邦或中央政府政绩,若有在任议员因辞职、离世或法院宣判当选无效令议席悬空,补选必然成为全国焦点。
2018年第十四届全国大选至今,短短一年半内已有八场补选。上台十八个月的希望联盟,从上半场的补选(雪兰莪州双溪甘迪斯Sungai Kandis、无拉港Balakong、斯里斯蒂亚Seri Setia、森美兰州波德申Port Dickson)因新政蜜月期取胜,到下半场因巫统与伊斯兰党合作,使得国阵在彭亨州金马伦高原(Cameron Highlands)、雪州士毛月(Semenyih)和森州晏斗(Rantau)报捷,希盟仅在巫伊两党缺阵的沙巴州山打根(Sandakan)补选扳回一城,以悬殊票数重夺该国会议席。近日,随著柔佛州丹绒比艾(Tanjung Piai)国席悬空,希盟政府将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将以丹绒比艾补选为主轴,透过全国政治气候与地方政治走向,探讨此役遭遇的政治风向与后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