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夷文书法论战的5W1H

文 / 杨善勇

 

 

任何问题的认识、理解、辩论、釐清、执行和解决,都始于六何之(5W1H)界定。界定不清,周延不全,范畴不明,往往造成各自表述,模糊焦点,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拉扯纠结,结果往往因此南辕北辙,越辩越远。

眼下小四国文课本的爪夷文书法,似乎也是如此。爪夷文和爪夷文书法之差别,大家想必知之甚详。但何谓(What)爪夷文书法,目前来看,来自教育部的官方诠释、学者的个别解释,还有华社本身的体验,皆有明显落差。

开庭审讯:《马来人的困境》的反国族主义面向

文 / 吴小保

 

《马来人的困境》(The Malay Dilemma)是马哈迪在1969年五一三事件后出版的著作。虽然出版距今已有半世纪之久,却一点都不过时。书中的一些议题,在今日仍持续燃烧,其中不少思想更是主导著许多马来子弟。

因此,尽管《马来人的困境》是九十余岁的马哈迪的「少作」,却未随著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其在思想精神史的影响力。在马哈迪破天荒二度任相后,对其早年之作进行批判性阅读,也显得更迫切与重要。因此,旧档必须重开,审讯必须开始,尽管只是在思想领域。

政府与执政党之别

文 / 黄伟益

 

第14届全国大选的胜利,让很多人一夜之间从在野党摇身变为执政党。即使是在民联(希望联盟前身)曾经执政的州属,很多人终于有机会变成真正的执政党,而不再是国阵叫惯反对党的半个执政党。

有些人耗半生戎马都不敢相信自己有机会当内阁部长或副部长。即使有者只是区区的国会议员,但身为执政党的后座议员,其身分及角色绝对非同昔比。如今,不管是希盟的国会议员或是州议员,甚至是市议员,他们要进入校园或是医院等,都不会再面对任何的问题。

许多以前不会邀请我们的官家机构,如今都大开门户邀请我们走进去。即使议员的薪水没有即时增加,但是执政党议员手握的拨款也比往常大增,往往可以一掷千金,这都是过去只能望梅止渴的事情。

启蒙才是教育的目的

文 / 曾丽萍

 

希盟政府上台后,教育部屡屡颁布新政策,看起来有意进行教育改革,但老实说,除了不时引起争议,目前还看不出背后的教育理念为何。比如说,今年实施的小学一至三年级取消考试改以课堂评估,看起来是个好政策,但有确实对填鸭式教育、分数主义和升学主义做整体反思纠正和改革吗?目前没有看到整体配套,不确定教育部到底想怎样。

茶2.0:中国茶道站起来了

文 / 冯久玲

 

一杯昂贵的大红袍加上珍珠和糖变得时尚了。

中国人喝茶喝了几千年。今天从台湾吹起一股龙圈风;东方茶文化正在经历一个时尚化的转身,已经走到第三波了。在它快速的与世界融合时;在年轻人和非华人社区正出现一种豪华时髦的创意新茶艺。中国新茶道的珍珠奶茶(简称珍奶)在二十一世纪从“坐著饮”已经到“站起来”,拿著走来吸。手摇茶饮正往世界扩散,年轻人人手一杯;边走边喝已是时尚商场常见的景象。

董总是种族主义组织吗?

文 / 唐南发

 

 

因为「爪夷文书法」风波,马哈迪迁怒于董总,再度以「种族主义」形容后者。

关于种族主义,普遍的定义是「相信种族之间有优劣之分」或「建基于种族的歧视或偏见」(美国传统英语词典);牛津词典的另一个解释是「对其他种族的歧视或抗拒」。曾经以《菊花与剑》剖析日本文化著称的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潘乃德(Ruth Benedict),在《种族:科学与政治》一书中将之定义为「相信一个族群先天性劣等而另一个族群则先天性优等」(参见Race:Science and Politics)。那也是欧美国家开始意识到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以「雅利安人的优越」来迫害少数群体的时代。

在马来西亚的语境中,无论巫统或土著团结党未必符合第一个定义,因为它们主张优先扶助马来人是因为马来人「弱势」;事实上,马哈迪几十年来的主张是非马来人比马来人优秀,因此后者必须受保护。于是,马来西亚在扶弱政策上是个异数,因为它以此论述制定了所谓的土著政策,保护一个人数居多的群体,和美国因为奴隶制度造就了黑人的弱势,为了落实社会正义而实行的扶弱政策,在理念和本质上大不相同。

我们把“种族歧视”的标签归还原主

文 / 陈亚才

 

我一直都在关注马来社会如何回应爪夷字课题,包括如何诠释Jawi和Khat之间的关系、爪夷字与宗教因素之间是否有直接关联;就语文而言,现今马来社会使用爪夷字书写马来文(不是阿拉伯文)的普遍性有多高?

如果观察没有太大的误差,以爪夷字书写马来文,基本上不断式微中,许多马来人其实看不懂、也不会写爪夷字。我们可以随机找个路人甲、路人乙做个民调,大概可以找出答案。他们要对这个课题表现得理直气壮,看来还真有点心虚。爪夷字版的Utusan Melayu收档了,转为网络版。

谁废了行动党的金钟罩?

教育部延续前朝的爪夷书法课计划,震惊也震怒了华社,首当其冲就是看似代表华社,但又不是的行动党。

尽管遭受非马来人的强烈反对,甚至有希盟马来领袖也质疑爪夷书法课的必要性,然而教育部依然坚持爪夷书法课照跑,令行动党陷入公关危机,特别是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

不管行动党承认与否,华社是他们纵横政坛的靠山,简直是刀枪不入的金钟罩。

人民币汇率破7,意味着什么?

 

文 / 伍治坚

 

2019年8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于9月1日启动第四轮对华制裁性关税,对价值3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

8月5日,中国商务部发表声明,宣布中国相关企业暂停新的美国农产品采购。同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双双跌破“7”关口。这是2008年4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最低汇率。

同一天,美国财长努钦发表声明称,美国政府认定中国正在操纵人民币汇率,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消除来自中国的不公平竞争。这是美国自1994年来,首次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

这些事件表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已经升级到了货币战阶段。但事实上,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双方都损失惨重,没有赢家。

爪夷文书法,谩骂以外

文 / 庄国文

 

自513事件后,马来西亚步入一个扭曲畸形的社会。国家文化政策以马来文化为主,逐渐演变成霸权边缘化其他族群的文化。同时新经济政策更是打著扶贫和减少土著(其实就是指马来人)和非土著(指华裔和受教育的印裔)的经济鸿沟旗帜,在教育、经济、就业、房屋、土地等领域上给予马来人特大的益处和优先权。

拿就业机会为例,公共服务不明文规定以马来人为主;政策同时强调有一定规模的私人企业在公司各层都必须有30%的马来员工。这不平等的政策看起来让马来人大大得益,但实质上只是惠及了一小部分的马来既得利益朋党集团(当然其中包括他们的不论种族买办),其他的马来人只不过是得到一点点的甜头。

与既得利益者相比,大部分马来人的生活并没有实质意义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