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一杯茶、一本书 看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如何为福建代言

文/ 中国驻古晋副总领事张阳

 

2019年7月5日,以“新时代的中国:生态福建 丝路扬帆”为主题的外交部第十九场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发表致辞,14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及工商界代表、中外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和台湾同胞等500余人出席。

爪夷文教学和隐议程

文 / 郑庭河

 

说实话,当教育部刚宣布国民型小学马来文科将增设爪夷文书法艺术单元时,本人“朋友圈”里的华裔朋友并非都如“惊弓之鸟”般大力反对,有些甚至还蛮认可,并对那些似乎抱持太重的“围墙心态”或“受害意识”的反对者颇为不屑,对一些媒体的“炒作”亦感不满。

华社陷入华人身份认同政治的窘境

文 / 王敬文

 

爪夷文书法将于明年纳入四年级马来文课程的新闻见报后引起不少华社的反弹。民政党全国主席拿督刘华才博士说,根椐媒体的网络民调显示,超过92%的华裔人民都反对这项课程,并要求民主行动党42名国会议员针对这课题表态立场。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在其脸书贴文指当初行动党资深领袖林吉祥极力反对把爪夷文列为华小必修科。现在,林吉祥却静静,行动党秘书长兼财政部长林冠英也静静。民政党全国署理主席兼槟州主席胡栋强及马华副总会长兼槟州主席拿督陈德钦异口同声的指行动党出卖华社。

美国最新对华关税显露新冷战心态

 

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Twitter上发表一系列好斗的推文之后,上周在上海举行的美中贸易谈判取得突破的希望变得渺茫。他随后宣布从9月1日起对剩余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的计划,此举粉碎了贸易谈判取得突破的希望。最新加征的这部分关税将首次涵盖消费产品。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放缓,特朗普将中国从全球贸易体系中隔离的努力正在产生涟漪效应。

培训选总理,天命任首相

文/杨善勇

 

新加坡培训总理之道,「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乃是一贯的关键词。自建国总理李光耀(1959-1990)、吴作栋(1990-2004),李显龙(2004-),而第四代的王瑞杰,皆是这样从少林十八铜人阵选出。

相较新加坡的机制,马来西亚采用的那套方式,似乎是另一个极端:没有初赛,没有复赛,没有半决赛,只有生死决赛。选手正准备开跑,说不定被判出局,不得不提早走了。

为什么珍奶魅力没法挡?

文 / 冯久玲

 

在卫生部长高调警告珍珠奶茶中的高糖风险后的当天,我去卖奶茶的地方看看,结果发现年轻人似乎没有因部长劝告而受影响。在城里的奶茶一条街;排队买奶茶的人龙依然很长,在雪州梳邦再也SS15区域造成的交通堵塞仍然很糟糕,有大量的人流,要他们的老虎堂、青蛙撞奶、幸福堂以及其他含有黑糖的珍珠奶茶。大家意犹未尽,more is good。

别只说,请行动!

文 / 方志伟

 

赵丽兰在胞兄赵明福公祭上的简短一句话,表达出对希盟政府的失望,同时也表达了支持民主改革的大马人民的心声!

10年来不停为兄长的命案而奔波的赵丽兰,许多民众为她感到痛心和心酸,也看到了希盟政客过桥抽板的丑恶一面,一大群希盟政客在野时对赵明福案的热心,到入主布城后的冷漠,令人民不寒而栗。

把美禄罐,转送巫统

文 / 董格宁

 

那些年,曾到一个巫统关联的公司面试。舒适的环境,明亮的窗几,先进的系统,科学的测验,应有尽有。流程搞定,临走前,董事经理送客,顺口开了一个玩笑:有人说,咱们这恰似第二个政府了。

不论言下之意,系指组织的庞大,好比国家机构的层层叠叠;还是因为公司的特殊管道很多,可以随时直通那里;反正,当时巫统乃至党产的所有环节,气势和气焰,都不可一世。

败走布城之后,中央定期的大力搀扶,一下子全完了。执政的玻彭两个州属,资源有限,巫统还剩下什么?糠麸既然尽失,纠纠结结的朋党自然也一一走散。一眼望去,举目无亲。

台湾政治的“一二三”与2020年的大选

 

文 / 张伦

 

韩国瑜在国民党2020年总统大选民调初选中大胜,将代表国民党出征争取总统大位;绿营民进党的党内初选也在稍早完成,蔡英文代表民进党争取连任;另一位第三势力代表台北现任市长柯文哲出马竞选的态势也逐渐明朗,各主要候选人将逐渐到位,选战正式拉开战幕。

如何分析看待这场注定要对台湾、两岸关系乃至亚太、中美格局都会影响深远的选战,在笔者看来,如暂不分析外部因素,仅从台湾内部讲,或许我们可以用三个数字“一”(一个人韩国瑜)“二”(两个政党)“三”(三种势力)来帮助我们做些大体的梳理与分析。

中国因素、认同变动与大马华人

文/吴益婷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有数十年时间,中国对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倾向和选择并无显著影响。但是过去几年,却对本地选举的影响力开始显著,惟影响层面仍难以准确判断。

在第十四届全国大选前,华文报比一般英巫文报更正面报导中国的发展和在地投资。英巫文媒体最关注的是中国巨型投资计划,评论夹杂不同意见,涉及本地投资、政治发展和人权问题,较华文媒体多了「西方视角」。由于马来文媒体受巫统控制,较支持党国政策,欢迎外来投资。对中国的批评主要来自当时的在野党,担心首相纳吉与中国投资者的私下交易会威胁国家主权,这类新闻比较受到电子媒体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