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而残酷植物猎手 砂热带雨林是它故乡
- 登载于 小城故事
砂拉越猪笼草(上篇) 报导/莉琳
猪茏草是世界上最华丽、异常的植物,它们奇怪的形状,且又是世界上最大肉食植物的特征,受到了植物家和园艺家的注意。
世界上最著名的猪龙草地区,是马达加斯加、新几内亚岛东部以及印度北部。到目前为止,在全球各地所发现的猪笼草共有90个种类,在砂拉越境内所鉴定出来的就有23种,使到砂拉越成为多元猪茏草的主要家乡之一。
猪茏草会随着不同的生长环境产生变化,从沿海地区至石灰石峭壁和青苔森林都可见到不同品种的猪笼草。
由于猪笼草会发出香气诱骗昆虫类爬入猪笼草囊中,并用分泌出来的酸液消化昆虫,显示了独特的生存方式。
多数猪笼草喜爱潮湿的森林环境,唯有少部分品种能生长在全年无降雨的区域。
猪笼草一般可在砂拉越低海拔森林见到,在超过1000米海拔生长的猪笼草则会被归类为高原品种。
猪笼草是草本植物,它通过弯曲的细藤来平衡生长高度,也依附在粗大的树干上,其颜色亮丽且散发阵阵香气,也藉由发出的香味诱骗昆虫自投罗网。由于瓶口光滑,一旦掉入“囊”中,就被被囊底分泌的酸性的分泌物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砂拉越猪笼草品种
以下为砂拉越雨林森林中发掘的猪笼草品种;
·Nepenthes platychila:2002年12月25日圣诞节在砂拉越中区森林被发掘的品种,此品种的猪龙草长达15公分。

·Nepenthes ephippiata:这个品种的猪笼草在砂拉越中区森林被发掘,生长在凉爽的深山中,它的外形特别,类似古时候华人使用的“夜壶”,喜爱凉快及高湿度环境。

·Nepenthes albomarginata:较普遍的低海拔种类猪笼草,经常在沿海或岩石的山丘被发现。石灰绿色或紫色的囊与在蔺齿下方有一个白色的线条,这个白色线条是蚂蚁最爱的食物,相信这线条会分泌出甜味,吸引蚂蚁爬上来后跌入囊中而成了猎物。

·Nepenthes ampullari:属于喜爱生长在湿地面的普遍种类,狭窄倾斜的盖,瓮状的囊充满雨水,颜色有纯绿色及紫色。
·Nepenthes bicalcarata:这个种类的猪茏草最特别之处,就是囊的盖下方有2颗毒牙,原来森林的野猴子知道它袋内可消化一些昆虫,因此野猴子就会掀开它的盖子,伸手入袋内取食物吃,这2颗毒牙的作用就是来刺伤如野猴的猎食者,让它们不敢偷取猪草袋内的食物,但聪明的野猴往往会将整个袋子给撕破,然后将囊内的食物取出食用。这类猪茏草需要温暖和大空间的生长环境,叶子可长到约一米高的长度。

·Nepenthes faizaliana:在砂拉越北部的石灰石头上被发掘的种类之一,这类猪笼草的囊很美,呈长型状的囊可超过25公分,颜色有黄色、黑、橘色混合色彩。
·Nepenthes gracilis:这是普通生长在低海拔的猪笼草种类,瘦长的囊约6公分长,外表为紫色,在沼泽地森林可见到它的踪迹。

·Nepenthes muluensis:这类品种的猪龙草生长在砂拉越山脉的顶点,依靠细藤蔓延到低灌木丛中。
·Nepenthes murudensis:生长在姆禄山的猪茏草,管状的囊长度在30公升左右,从绿色再逐渐变化成紫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