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恐致尿急漏尿 医:慎选排尿用药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40多岁的林先生长年与重症肌无力共处,近期因反覆出现尿急、漏尿与排尿不乾净的困扰影响日常生活与睡眠,至彰基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求诊,发现是与重症肌无力相关的膀胱功能异常。泌尿外科医师依重症肌无力疾病特性审慎选药,短期内显著改善泌尿症状又避免影响呼吸肌运作,帮助林先生摆脱如厕困扰。
收治林先生的彰化基督教医院泌尿外科医师方楚文表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攻击位于神经与肌肉之间接合处的乙醯胆硷受体(AChR)或相关蛋白,导致神经传导至肌肉的讯号减弱,造成骨骼肌的无力与易疲劳。
方楚文说明,重症肌无力也可能造成膀胱功能异常,患者的排尿问题属于“神经性膀胱”的一种,膀胱逼尿肌受影响,形成“前强后弱”型膀胱收缩异常。前段排尿出现逼尿过强导致尿急、漏尿;后段排尿则因逼尿肌疲乏无力,造成排尿困难与残尿,严重时可引发感染或肾脏损伤。
方楚文解释,前段排尿因重症肌无力药物影响,加上神经肌肉接点传导不稳,导致膀胱逼尿肌收缩过强,但骨盆底肌群未能有效协调放松,产生排尿分岔、尿急、频尿甚至漏尿等困扰。膀胱内压因此急遽上升,进一步导致尿液逆流至肾脏,诱发腰痛、急性肾脏炎与发烧畏寒。
而后段排尿,随著逼尿肌逐渐因神经讯号传导不足而出现肌肉疲乏与无力,排尿困难更加严重,残尿量明显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急性摄护腺炎和全身感染的风险。
方楚文指出,常见治疗排尿障碍的药物和抗生素,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可能进一步干扰神经肌肉传导,引发更严重的肌肉无力反应,甚至导致呼吸肌无力、无法换气,需插管抢救;因此在治疗上需审慎评估,选用对神经肌肉影响最小的药物。
林先生长期就医治疗重症肌无力,但近期反覆尿急、漏尿与排尿不乾净甚至发烧畏寒,经检查后发现其残尿量逾200毫升,已合并急性泌尿道感染。方楚文提到,治疗上分阶段处理,先改善感染与排尿功能,在住院的前10天内以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与稳定发炎指数,经个别化药物调整后,残尿量改善至20毫升以下,症状明显减轻、排尿顺畅。
林先生指出,治疗前刚尿完不到半小时又急得不行,甚至漏在裤子上,白天没办法专心上班,晚上也被尿意吵醒好几次,心情非常无奈,还以为是尿道结石或摄护腺肥大,直到发烧畏寒才警觉事态严重。所幸经过治疗并搭配密切监测后,症状稳定改善。
方楚文提醒,排尿问题在神经肌肉疾病患者中并不少见,却常被忽视。对这类病人开立药物时,不能照本宣科,而应与泌尿科或神经内科医师共同评估与协调治疗策略,才能真正提升病人生活品质,并避免潜在并发症。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