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与失智风险有关 医警告:睡不好非单纯老化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90岁的林奶奶因白天精神萎靡、反应迟缓,甚至连孙子的名字也常喊错,家人忧心罹患失智症。经亚东医院安排居家睡眠检测,发现患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经使用睡眠呼吸器并搭配远距医疗追踪后,林奶奶逐渐恢复清晰思绪与精神,重拾以往活力。

很多人常误以为长者“睡不好”,是年纪大了的自然现象。亚东医院胸腔内科暨睡眠专科医师林倬汉表示,许多看似老化的徵兆,如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情绪起伏等症状,其实与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关。

林倬汉说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种高龄族群常见却经常被忽视的疾病,会造成夜间缺氧、干扰睡眠品质,进一步影响认知与情绪,由于高龄者常主观上不觉得疲倦,加上长期适应了睡眠品质不佳的状态,常使这类问题被低估或延误诊断与治疗。

林倬汉指出,据研究显示,60岁以上长者约有一半受到睡眠障碍影响,其中睡眠呼吸中止症更与失智症风险密切相关,若未及早诊治,夜间反覆缺氧将加速神经退化,与高血压、心房颤动、中风等。2024年美国阿兹海默症协会(ADI)也已将睡眠呼吸中止症筛检列入失智症评估项目。

针对已罹患失智症的长者,睡眠问题往往更为复杂。林倬汉建议,优先采用非药物介入策略,包括:

● 白天多晒太阳、夜晚营造安静微光的睡眠环境。
● 建立规律作息与日间活动(避免白天过度小睡)。
● 鼓励进行轻度运动与社交互动,以稳定生理节律与情绪。
● 药物治疗则须谨慎使用,特别需考量跌倒风险与意识混乱等副作用。

因应高龄长者交通不便与就医困难,亚东医院睡眠中心推行居家检测搭配远距回诊模式,患者仅需配戴简易装置,即可在家完成睡眠数据纪录,后续由专业医师远距说明结果,并搭配个管师提供呼吸器适应与使用训练,提升治疗依从性。

林倬汉提醒,对高龄者而言,良好睡眠是维持认知、自主生活与情绪稳定的关键。呼吁家属提高警觉,透过居家检测及早介入,加上科技辅助与人性化照护,让患者即使在家中也能获得完整、有效的睡眠评估与治疗,能睡得好、活得好,帮助长者重拾精神与日常活力。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