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侧弯怎么办? 症状、弯曲角度、治疗方法一次解析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综合报导)常常腰酸背痛、甚至出现手麻脚麻情形,原因可能是脊椎侧弯,对于日常生活、睡眠恐造成影响。你知道脊椎侧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一定是姿势不正确吗?医师就提醒,其实脊椎侧弯可分为先天与后天,治疗方式也会依照侧弯的角度分级有所不同,超过一定弯曲程度,可能需要配戴背架或手术开刀来矫正。

一位14岁的国中生因站姿及坐姿均有不良情况,约2年前开始出现背痛症状,至医院X光检查才发现胸腰椎脊椎侧弯角度(Cobb's angle)已达40多度,属重度侧弯;且经1年多的门诊追踪侧弯角度上升到58度,药物与复健都无法有效改善及缓解疼痛,对其日常生活及睡眠都造成很大的影响,最后与医师讨论后选择手术矫正固定。

另一位13岁学生,从国小就发现10多度的轻微脊椎侧弯,但是进入青春期后身高快速增加的结果,导致侧弯角度也在1年内增加到近30度,属中度侧弯。经医师建议下穿戴背架与复健,在家长与孩子积极配合治疗下,最后在发育成熟后仍维持在侧弯30多度,因无恶化情形,暂不须手术。

奇美医院骨科部主治医师李易儒说明,脊椎侧弯在外观上会看到胸、背部及肩胛骨不对称突出、弯腰驼背、甚至高低肩。有几种常见原因:

青少年自发性脊椎侧弯:最常见但原因不明,以女性居多,发生率约1~3%,最后进展到侧弯角度大于40度的患者比例约有千分之4。

● 先天性脊椎发育异常

● 神经肌肉疾患造成

脊椎侧弯大多发生在青春期开始前后。李易儒指出,家长仅常觉得小孩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或姿势东倒西歪,其实除了姿势不良外,也有先天性因素。但若初期未及时发现并定期追踪治疗,这些孩子可能在快速成长阶段侧弯情况会加速恶化。

目前于校园皆有定期健康检查,在直立站或坐姿屈体前弯下等动作时,可由医师从背后看是否有高低不平,肩膀水平高度是否有差距,如有异常再建议到医院由小儿骨科专科医师进一步评估及X光检查。而评估方向除了看外观外,也需要了解这些孩子是否已经进入青春期,一般男生在16岁、女生14岁或月经来2年内,发育已接近成熟后,身高变化就会较不明显。

李易儒说明,在以X光检查脊椎侧弯角度时,除了照正面看侧弯角度、侧弯位置和形状之外,照侧面也可以看出胸腰椎曲线是否正常,同时亦会照身体在左右侧与下侧弯曲的角度是否仍具弹性恢复力。

而脊椎侧弯的角度,一般在10度以上并且看到脊椎出现旋转变形才算是脊椎侧弯,25度内通常建议不须治疗但持续追踪观察,有些医师会建议复健矫正或运动,像是游泳、瑜珈、吊单贡等强化核心肌肉力量,虽然没办法将背“拉直”,但是可以维持心肺功能,肌力与脊椎柔软度和弹性,避免腰酸背痛与恶化情形。

中度侧弯是指弯取角度20~40度。李易儒进一步解释,25度以上或1年内角度变化超过7度以上,建议使用全日背架,主要目的并不是让角度恢复正常,而是尽量延缓侧弯角度恶化,让患者在骨头发育成熟后维持在50度以内的角度,就像园艺调整树型一样。

过去研究显示,一天最好能穿戴20小时以上效果最好,但是穿戴背架非常辛苦,对于青春期学童除了担心同学异样眼光之外,台湾夏天闷热气候也让他们感到不适,甚至皮肤过敏起疹子无法好好穿戴。目前也有夜用型背架,使用上相对舒适方便,但效果尚不明确,主要用于初期较轻度的侧弯角度以及无法配合全日型背架的患者使用。

重度侧弯是指弯取角度40度以上,若角度进展到50度以上或伴随明显疼痛不适症状,就会建议手术矫正固定治疗。研究显示,50度以上的侧弯角度即使在成年后仍会持续恶化,可能造成以下并发症:

● 脊椎提早退化

● 椎间盘磨损

● 神经压迫

● 影响心肺或肠道功能

建议家长和脊椎侧弯的患者一定要和专业骨科医师详细讨论手术方式、开刀时机、与术后复健疗程。

李易儒表示,其实脊椎侧弯并无立即致命或功能受损的危险性,但严重恶化时会影响到未来的日常生活品质。建议家长与学生可配合校园健康检查,筛检出疑似脊椎侧弯的年轻学童,再到专业骨科或是儿童骨科门诊复检,并定期检查追踪。除了家长的警觉性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让脊椎侧弯的患者需要充分了解及认识疾病,不要害怕与它共存,以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治疗选择。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Thursday, 24 March 2022 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