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型多发性骨髓瘤不灰心 全口服疗法免进出医院

(健康医疗网/记者赖欣平报导)一名7旬老妇,确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至今逾三年,初期至离住家较近的地区医院进行局部治疗,后疾病再度复发转介至台大医院。但因该患者住在苗栗山区,到台北就医交通极为不便,还要每周回医院接受注射治疗,且患者因行动不便,就医需家人随行,对患者及其家人而言都是一种负担,进而影响就医意愿。

后与台大医院内科部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黄圣懿讨论后,改以全口服药物治疗,只要定期领药,搭配一个月回院进行一次抽血检测追踪,不仅兼顾治疗成效,也能改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品质。虽用药时有轻微腹泻副作用,但以此患者而言,藉由调整饮食即获大幅改善,权衡轻重之后,全口服药物治疗对患者来说仍是目前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型癌症,因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进而占据正常细胞作用空间并影响其功能。黄圣懿医师表示,此疾病尤其好发于年长者,平均患病年龄逾60岁,而当年长患者面临多发性骨髓瘤伴随而来的免疫系统恶化、造血功能下降、骨头病变、高血钙、肾衰竭及贫血等问题,势必更难以承受。

黄圣懿医师说明,目前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除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外,标准疗法就是以多重药物合并治疗,包含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类固醇,而当使用标准疗法疾病也不见起色,或经治疗后再度复发,即定义为“顽固型多发性骨髓瘤”。

黄圣懿医师分享,顽固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选择本就不多,若以针剂注射治疗,患者一周至少需回院一次,临床上除了碰到像上述七旬妇人就医不便,车程遥远的案例,也曾遇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愿频繁至医院治疗的患者。而不论哪种治疗,服药规律性相当重要,所幸近来出现多发性骨髓瘤全口服药物疗法,提升患者治疗方便性之外也有助于减少长者暴露于新冠肺炎感染风险中的机会。

根据去年健保署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6这几年来,口服药组回诊就医次数较针剂组少三成,黄圣懿医师指出,此方便性对行动不便的年长者而言,有蛮大幅度的帮助。

过去多发性骨髓瘤只能靠化学治疗,需频繁住院且伴随掉发、免疫力降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且疗效相较不佳,患者平均存活期仅两年多,因此患者一经确诊常会陷入绝望中,甚至可能放弃治疗。

黄圣懿医师强调,随著医学进步,多发性骨髓瘤用药已有突破性发展。现今药物无论是标靶治疗、免疫治疗;以注射形式或口服,都能协助减少副作用产生,延长患者平均存活期同时保有生活品质。以全口服药物疗法为例,副作用多以腹泻为主,虽也会造成生活上的影响,但适量搭配止泻药物,或尽量减少摄取促进肠胃蠕动的食物,都能协助改善。因此患者千万不要灰心,勿轻言放弃,在积极接受治疗之下,找回原先的生活并不是不可能。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Thursday, 24 March 2022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