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文/王国璋
一、问题意识
为了「改朝换代」,马来西亚华人愿意走多远?而为此「大局」付出的代价与收获,选后又该如何审视?
2018年的第十四届全国大选,无疑是一场以半岛马来选民为主轴的选举。所谓大局,即希望促成国家独立迄今的首次政权轮替,完成2013年大选时未竟的缺憾。而为了掀动马来海啸以达此目的,除了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主攻经济民生与国阵的贪腐议题外,华社在某个程度上,也该更小心翼翼地关注马来选民感受,要尽量收敛一些,不咄咄逼人。尤其要刻意回避或淡化主流马来社会禁忌的几项议题,暂且搁下,留待变天后再说。这首先就是要确保马来人在政治上无丧权之虞,消除其不安全感。其次,则是不挑战宪赋的马来人「特殊地位」和1970年代后据此引申而出的一系列马来人/土著特权。此外当然还有伊斯兰凌驾其他宗教信仰的特殊地位、马来人主权象徵的苏丹权威,以及攸关其文化、身分认同的马来语文地位。
文 / 艾米•卡兹明
斯里兰卡人曾在近30年时间里生活在自杀式炸弹爆炸和恐怖袭击的威胁之下。那时,这个印度洋岛国的泰米尔少数民族在与僧伽罗人主导的政府发生冲突时经常使用这些战术。
随着斯里兰卡内战在2009年惨烈结束(当时“泰米尔猛虎”分离主义运动被消灭),这种恐怖似乎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