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如何推动东南亚电网互联互通?

 文 /李毅  梁海明

 

随“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电力需求在2014年至2025年期间将翻一番,期间至少需要1000亿美元用于电力投资,以满足东南亚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动力需求。但是,受限于资金短缺和开发水平落后等因素,东南亚国家除新加坡、文莱外,人均装机、人均用电量都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年人均用电量基本都在 2000千瓦时/人以下。由于不少东南亚国家并无法确保电力供应稳定,令外国投资者对东南亚国家的电力短缺风险甚为担忧,投资的减少严重影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表现。

当手机成了世上最长脐带

文 / 林艾萱

 

科技及通讯媒体的进步,改变了我们传达讯息及沟通的模式,因为有了科技通讯的便利,让父母可通过手机即可「掌握」甚至是「掌控」孩子长大与学习的管道。

通过通讯媒体的便利,为了方便发佈讯息,很多学校及家长,都在面子书、微信或WhatsApp等社交工具成立「家长群组」,这已成了一股趋势,面子书群组让家长们可以相互交流,瞭解教育趋势,分享教育及教养心得,如果掌握得当,不失为一个好的便利。

「大局」之辩:微观与宏观下的2018年大选和华社

文/王国璋

 

一、问题意识

为了「改朝换代」,马来西亚华人愿意走多远?而为此「大局」付出的代价与收获,选后又该如何审视?

2018年的第十四届全国大选,无疑是一场以半岛马来选民为主轴的选举。所谓大局,即希望促成国家独立迄今的首次政权轮替,完成2013年大选时未竟的缺憾。而为了掀动马来海啸以达此目的,除了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主攻经济民生与国阵的贪腐议题外,华社在某个程度上,也该更小心翼翼地关注马来选民感受,要尽量收敛一些,不咄咄逼人。尤其要刻意回避或淡化主流马来社会禁忌的几项议题,暂且搁下,留待变天后再说。这首先就是要确保马来人在政治上无丧权之虞,消除其不安全感。其次,则是不挑战宪赋的马来人「特殊地位」和1970年代后据此引申而出的一系列马来人/土著特权。此外当然还有伊斯兰凌驾其他宗教信仰的特殊地位、马来人主权象徵的苏丹权威,以及攸关其文化、身分认同的马来语文地位。

「渣男」与「姣婆」为什么错了?

文/曾丽萍

 

香港艺人许志安和黄心颖「安心事件」爆发至今,我除了在第一天看了部份的士偷拍片段,以及郑秀文的原谅宣言,就再也没有点进任何新闻网页追踪事情发展。但这不代表我没有跟进,不管任何时候打开脸书,不管你想不想看,总能看到越来越离奇的新闻标题。比如说之前滑手机时,我就看到某本地娱乐新闻网站,标题大概写道:「黄心颖不算偷吃,没和马国明交往」,脸书引言还引某人的意见:怀疑马国明是Gay。

炸弹袭击加剧斯里兰卡紧张情绪

 文 / 艾米•卡兹明 

 

斯里兰卡人曾在近30年时间里生活在自杀式炸弹爆炸和恐怖袭击的威胁之下。那时,这个印度洋岛国的泰米尔少数民族在与僧伽罗人主导的政府发生冲突时经常使用这些战术。

随着斯里兰卡内战在2009年惨烈结束(当时“泰米尔猛虎”分离主义运动被消灭),这种恐怖似乎成为历史。

谈谈山打根补选

文 / 林恩霆

 

晏斗补选结束以后,接下来的另一场补选则是山打根补选。山打根是一个混合选区,华裔选民占51%,马来选民占16%,沙巴土著则是26%,其他种族选民则占7%。

山打根国会选区是行动党和国阵交替胜选的选区。自从沙巴加入马来西亚,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份子之后的第一次全国大选,即1971年,由沙巴华人公会的罗思仁胜选,尔后1974年,由沙巴华人公会的林培河以国阵旗帜当选;1978至1990年,一连三届大选皆由行动党的冯杰荣当选,1990年大选则是沙巴团结党的赖麟趾赢得该席位,以国阵旗帜上阵的自民党代表刘彦修则分别在1995年及1999年当选该区国会议员。

印尼政治的变与不变

文/丘伟荣

 

印尼在今年4月17日举行规模庞大的「五合一」选举,选民在同一天遴选总统、国会议员、上议员、省议员和县市议员。由于印尼地广人多,该国选举委员会需要耗时一个月才能公布正式成绩。根据投票所抽样的「快速计票」结果,本届选举成绩没有太大惊喜,该国政治版图也未出现巨大变化。

郭台铭参选2020,还需要征召韩国瑜吗?

文 / 叶胜舟

 

台湾政坛热闹非凡,比嘉年华更嘉年华,抢戏大王接二连三,你不唱罢我即登场。与朝核问题一样,最有才华的编剧都写不出如此精彩的剧本。

69岁的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4月15日出席“台美根基与未来展望”座谈会时,亲口说2020年“韩国瑜是最好的人选”;4月16日,松口暗示参加2020年大选;17日上午参拜板桥慈惠宫,声称“妈祖托梦他出来做事”,下午迈出角逐大位第一步,宣布参加国民党初选,在全岛投下“心震原子弹”。

从福泽谕吉到涩泽荣一:新版日元背后的文明演变

文 / 王建宝

 

一、新版日元头像中的儒商典范:涩泽荣一

2019年4月9日,日本副首相兼财务相麻生太郎在记者会上宣布,新版面值一万日元的纸币上的头像将从福泽谕吉改为涩泽荣一。新版日元估计在五年以后即2024年开始发行。

世人知道涩泽荣一的相对较少,他的《论语与算盘》一书随着最近的企业家“国学”热也逐渐为大众所知晓。与中国的“状元企业家”张謇(1853年-1926年)的含恨而终不同的是,比其年长13岁的“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1840-1931年)则以商业成功和道德文章泽被后世。

我们在恶的剧里

文 / 郭朝河

 

杀人犯是否应该处死?处死后是否就能完全解决社会问题?处死的判决是否就能阻嚇更多犯罪行为?

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看完《我们与恶的距离》后,或许都会有不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