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护理加重发炎过敏 医授正确皮肤保养4招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一名中年妇女因蚊虫叮咬引起搔痒难耐,除过度搔抓外,她因认为大蒜辛辣、刺激有消毒作用,便将大蒜捣成泥涂抹在叮咬处,反倒引起极度疼痛不适,就医求助后,医师发现叮咬处已出现一片红肿发炎,局部细菌感染溃疡,差点引起蜂窝性组织炎,经伤口护理、药物治疗后逐步好转。

部立双和医院皮肤科医师翁子玉表示,夏季是户外运动旺季,除防晒、预防热伤害外,也要留意各类蚊虫对皮肤的侵扰,通常叮咬处只要避免搔抓,并以清水冲洗、冰敷来缓解痒感即可;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红肿、丘疹、水泡、水肿或发烧,应尽速就医。

翁子玉指出,夏天常见皮肤损伤来自3大来源:紫外线曝晒、高温热伤害,以及蚊虫叮咬。多数民众误以为蚊咬后使用“天然偏方”可以快速消肿止痒,像是大蒜、姜汁、牙膏、甚至辣椒水等民俗作法,其实这些物质可能对皮肤产生强烈刺激,反而加剧伤口恶化,引起接触性皮肤炎或细菌感染。

此外,夏季日照与高温可能导致晒伤、热伤害与皮肤慢性损伤。翁子玉说,长时间曝晒,会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灼热、刺痛感,甚至水泡与脱皮;晒伤虽属急性发炎反应,但长期后果不容忽视,可能导致皮肤老化、增加皮肤癌风险。因此,无论晴天阴天,户外活动时都应做好防晒措施与补充水分,才能真正享受阳光而不伤肌肤。

然而,不少民众会选择敷用芦荟、丝瓜水、小黄瓜或马铃薯片等天然植物,期待具有消炎、保湿、退红的效果。翁子玉指出,这些“天然植物”虽听起来亲肤,但未经处理直接敷用可能引起接触性皮肤炎或光敏反应。

翁子玉强调,错误处置晒伤肌肤的情况,反倒会使晒伤加重、延后修复,建议应使用经皮肤测试、安全制程的护肤品,如含芦荟(Aloe vera extract)、泛醇(Panthenol)、积雪草萃取(Centella asiatica)等具舒缓修复功能的医学美容产品,才能达到消炎效果又降低过敏风险。

翁子玉建议,夏季皮肤保养可掌握以下诀窍:

● 保持乾爽通风:选择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著紧身、不透气材质,并保持居家通风凉爽。
● 适度清洁保湿:洗澡后擦乾身体,局部可使用无香精、低刺激的乳液保湿,减少皮肤乾燥。
● 正确防晒不可少: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不仅高温,也是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尽量避免此时段外出,即便是阴天也有紫外线。如非得出门,请务必做好防晒准备,如配戴遮阳帽、太阳眼镜,防晒建议每隔2~3小时就补擦,另外,请记得先涂防晒再涂防蚊。
● 蚊虫叮咬别搔抓:若有不适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人员协助,勿信偏方、迷思导致伤口恶化。避免蚊虫叮咬,可使用蚊帐、防蚊液或穿著长袖衣物,户外活动后记得洗澡并更换乾净衣物。

翁子玉提醒,皮肤不仅是外在形象的展现,更扮演著防御、排汗、体温调节等多重角色。若忽略皮肤的健康,不仅会造成外观上的困扰,还可能因破皮、感染而引起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夏季是尽情挥洒汗水享受户外的好时机,别让错误迷思造成“皮开肉绽”伤害,有任何问题请洽询专业医疗人员协助。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

Last modified onTuesday, 08 July 2025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