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影响人体免疫与代谢 中医教你循序改善体态
- 登载于 保健123
(优活健康网记者/王韵雅报导)BMI与肾脏病有关?研究显示,身体质量指数越高,罹患末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也越高,可能与肥胖引起的高血压与代谢异常有关。中医师指出,改善体态时切勿过度节食,每日热量摄取不宜低于1200大卡,并应在专业医师与营养师指导下进行,才能兼顾体态管理、肾脏保护与整体健康。
“身体质量指数越高,发生末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越高。”花莲慈济医院中医肿瘤中心主任赖东渊指出,研究指出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越高,末期慢性肾脏病风险也越高,其中BMI大于35的重度肥胖者,进展到第4~5期慢性肾病的风险为正常体位者的3.1倍。
“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赖东渊表示,中医认为,肾虚会影响人体免疫与代谢功能。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显示中医预防重于治疗,透过养生保健与调理,可维持身体健康,降低疾病风险。
赖东渊表示,中医认为“肾虚”是指肾脏功能减弱,并非单指西医的肾脏器官肾,虚可分为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3种类型,每种类型有不同的症状和对应的治疗方法。
● 肾气虚:选用黑芝麻、黑豆、山药、桑椹子等
● 肾阳虚(怕冷、腰膝酸软):选用肉苁蓉、巴戟天。
● 肾阴虚(潮热盗汗、口乾失眠):选用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必要时配合中医师处方,进行阴阳双补调理。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体态不佳的原因也各不相同。赖东渊指出,透过中医调理,不仅能改善外在体型,更能从根本调整体内失衡状态,达到真正健康的内外平衡。
以下针对不同体质的人对症调理:
● 脾湿型:脾功能运化水湿差,易出现水肿、疲倦、消化不良,可以透过中药促进水液代谢。
● 胃热痰阻型:体内湿热重,胃火旺,常食欲亢进、口乾舌燥、便秘、失眠及痰多,则可藉由药物促进排便,并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
● 肝郁气滞型:压力大、情绪郁结,影响气血运行,造成食欲失控、代谢不顺,中药可调畅气机循环。
赖东渊表示,针对上述体质,也可搭配穴位按摩,如土水穴、花骨四穴,可控制食欲、改善体态,同时也能搭配花莲慈院中医部研发的“福慧纤体茶”辅助,茶饮内含车前草、山楂、黄耆、陈皮、荷叶等,可补气健脾、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吃中药是不是等于要洗肾?赖东渊提醒,坊间来路不明的补药物可能造成肾脏损害,须认明合格的中医师,并经由中医师诊断后开立的科学中药,对于患有慢性肾脏病的病人身体调养有所帮助。
赖东渊呼吁,改善体态切勿过度节食,每日热量摄取不可低于1200大卡,并应寻求专业医师与营养师指导,才能兼顾体态、肾脏与整体健康。此外,中医将根据个人体质,对症调理,改善身体内的环境,也可搭配穴位按摩改善体态。
(文提供/优活健康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