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图惊梦散,“十”字徒自卑

文:黄子豪

 

槟城一个组屋在入伙之前进行整栋楼的灯光测试显示出“十”字,竟然会让某政客谓之为散播基督因素,我真的预料不到马来西亚有这么低能的政客。但笑话还没有结束,因为接下来竟然有人回答其实那不是一个“十”字,而是一个“王”字,我只能哑然失笑。套星爷说的一句话 – –我还真的估你不到。

一场经济危机或将来袭

文 / 康水跃

 


人类史上的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内在原因,这一次也不例外。债务过重可以引发经济危机,这时危机由全球资产负债表失衡引起;生产过剩可以引发经济危机,这时危机由全球损益表失衡引起;流动性过紧也可以引发经济危机,这时危机由全球现金流量表失衡引起。整个世界犹如一家上市公司,当报表出现失衡而自我修复能力无法解决失衡问题的时候,经济危机就来了。而这一次,问题就出在第一张和第三张“报表”。

直视种族主义

文/黄书琪

 

要一朝一夕改变种族主义,何止是结构与制度上的改变而已?结构与制度有各种可以钻的漏洞,人心与观念才是改变的核心。

第十四届全国大选结束至今,有两件事情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因??深刻的感受到种族主义那面墙就在我面前矗立,而我们却无力打破的窘境。

“习金四会”共识分析:三不可逆、两不动摇

文 / 叶胜舟

 

新年之际,金正恩第四次访华,公布的具体日程为1月7日至10日四天。其实从8日上午11时许抵达北京,至9日下午3时离京,只有紧凑的28个小时。

1月10日上午,中朝各自官宣经过和成果。比较而言,新华社通稿《习近平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举行会谈》套话多,正文2299字、配图8张;朝中社官网中文版通稿《金正恩同志对中国进行访问》干货多,正文4587字、一口气配图48张。

我想穿越回妈妈的童年

文 / 蒋盈领事 (中国驻古晋总领馆)

 

(一)

脑出血,开颅手术,ICU。

从来没有想过,我的人生会和这些可怕的字眼关联。

而遭遇这一切的,是我年近70的母亲。

金正恩新年首访:无事不登三宝殿

文 / 曹辛(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昨晚,金正恩又来北京了。

去年,金正恩来华访问三次,每次的时机都大有讲究,但究其实质,实际上还是寻求中国支持。因为在朝核问题上,在中国积极参与执行安理会制裁决议的背景下,面对特朗普这样强势的美国总统,他手里完全没有牌。

我们何时才能追赶上新加坡?

文/陈锦松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关系错综复杂,亦友亦敌,时好时坏。两国最近针对领海及领空的争议突然升高,有人理解为九十三岁的首相马哈迪阔别十五年后重返政坛,作风依然强势,是导致冲突不可避免的主因。单就2003年提出建造衔接新马两地的美景大桥(弯桥),马来西亚早已与新加坡结下梁子。前首相阿都拉的黯然下台,不能不说与此有关。

2019:中美关系进一步冰封还是解冻?

寒冬时节,站在2019年的年初回顾过往,我们看到中美关系的发展跌宕起伏,错综复杂,如履薄冰。尤其是在2018年,从贸易战引发经济脱钩的争论,从中兴案件引发中美芯片之战,12月华为事件更是扑朔迷离;早前“台湾旅行法”的阴霾尚未散去,11月美国副总统彭斯的发言进一步确认中美两国的冷战不仅仅是经贸层面的;伴随着频繁传来人文交流层面的负面消息:孔子学院关闭,美方停止由中方资助的项目或机构运转,美方收紧赴美学生签证等。人们从各种角度解析当前的中美“竞斗”,如果通过纵向对比的方式解读当前的中美关系,显然不完全符合两大阵营对立期间,包括意识形态对立,经贸脱节,政治对抗的冷战状态。中美两国确实尚未达到“冷战”的程度,历史难以完全重现。但是,中美关系中政治、经贸和人文三大支柱都趋于崩塌的边缘。当前的中美关系寒流来袭,步入冰封。正如基辛格博士的感叹:中美关系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

为“结党”正名

中国有古训,“君子不党。”繁体的“党”更有个“黑”字做部首,说明“结党营私”者都是宵小之徒,不是什么好东西。其实不独中国直到民国以前历来如此,“党”在西方也一直处于被“黑”的地位,以至1788年美国联邦宪法至今没一个“党”字。高大上的1789年法国17条《人权宣言》当然也不可能“藏污纳黑”,尤其是第6条规定“法律代表公意”,至高无上、超凡脱俗、集中统一的“公意”自然容不下代表和分化利益的政党。不能忘记,法国大革命的精神领袖是卢梭,而卢梭是一个方法论整体主义者。

行动党,拿出勇气来!

忠言逆耳 / 邓子富

 

副卫生部长李文材禁烟意志坚定,掷地有声的告诉全马人民,即使丢官在所不惜也要禁!

李文材的这种勇气,希望(也只能希望)希盟领袖、尤其是行动党领袖也能看齐,对选民的各项承诺,要拿出勇气来坚守原则,坚持必须兑现,并不是像目前这样,对重大的承诺,特别是给予行动党大力支持之华社最关注的承认独中统考问题顾左右而言他,选前一套,选后又另外一套,否则就对不起给予大力支持的华裔选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