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爆炸性头痛竟是脑痉挛 医:恐致脑中风、出血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34岁林小姐于产后3个月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疼痛程度甚至连止痛药都无法缓解。她意识到情况不寻常,前往罗东博爱医院神经内科求诊,经医师诊断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症候群”(RCVS)造成的脑血管痉挛。所幸在医疗团队及时介入下,透过药物治疗成功控制症状,并避免了脑中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血糖偏高没关系? 医示警:糖尿病前期罹血管性失智症风险增54%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血糖偏高,尚未被诊断为糖尿病,就可以不必太在意吗?医师指出,糖尿病前期病人常常缺乏警觉,事实上,除了要留意血糖值是否持续恶化之外,也需当心罹患血管性失智症(VD)风险,比血糖正常者高出54%,这代表即使血糖只是略高,也可能增加未来发生认知功能退化风险。

1基因阿兹海默症风险高15倍 5方法健脑防失智症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台湾两款失智症新药开打,可延缓病程发展,让大众更加关注失智症治疗趋势,但除了失智症治疗,更重要的是早期筛检及基因检测,越早治疗延缓效果越好。联欣诊所院长颜佐桦提醒,虽然多数人认为失智是无法预防的老化结果,但部分失智症风险,可透过基因检测及生活调整介入,有机会提前发现风险及早因应。

错误护理加重发炎过敏 医授正确皮肤保养4招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一名中年妇女因蚊虫叮咬引起搔痒难耐,除过度搔抓外,她因认为大蒜辛辣、刺激有消毒作用,便将大蒜捣成泥涂抹在叮咬处,反倒引起极度疼痛不适,就医求助后,医师发现叮咬处已出现一片红肿发炎,局部细菌感染溃疡,差点引起蜂窝性组织炎,经伤口护理、药物治疗后逐步好转。

老人常跌倒不一定是骨质疏松症 医:肌少症更有可能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75岁的王姓阿嬷时常走路跌倒,家人以为骨质疏松症,经过肌肉量分析检查仅4.2,远小于亚洲女性基准5.4,诊断为肌少症。医师提醒,年长者无力跌倒,常被误为骨质疏松症,其实肌少症机率很大,如又有骨质疏松就易骨折。养护肌肉需从强化营养和运动著手,年长者提升蛋白质数量,能减少肌少症发生机率。

大肠癌有年轻化趋势 医建议补充好菌降瘜肉风险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一名39岁女子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腹胀吃不下,半年后腹部肿胀如孕妇,惊觉异常赶紧就医,竟确诊大肠癌晚期。基隆长庚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钱政弘提醒,近年观察到大肠癌有年轻化趋势,不良作息、西式与外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进而引发大肠癌发生。

睡觉打呼超大声? 医警告睡眠呼吸中止症超危险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晚上睡觉打呼不只影响他人睡眠问题,更要当心是严重健康警讯!医师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通常无法自行发现,需要他人观察提醒,进一步到医院做睡眠检测才能诊断,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疾病,若未及时治疗,恐引发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甚至失智与恶性肿瘤等一系列健康风险。

重症肌无力恐致尿急漏尿 医:慎选排尿用药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40多岁的林先生长年与重症肌无力共处,近期因反覆出现尿急、漏尿与排尿不乾净的困扰影响日常生活与睡眠,至彰基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求诊,发现是与重症肌无力相关的膀胱功能异常。泌尿外科医师依重症肌无力疾病特性审慎选药,短期内显著改善泌尿症状又避免影响呼吸肌运作,帮助林先生摆脱如厕困扰。

健检发现胆结石 若出现症状或要动手术

(优活健康网记者/王韵雅报导)一名患有高血压与糖尿病的男性,因右上腹疼痛及高烧送医,经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治疗后返家休养。不料1个月后病情急转直下,再度出现腹痛、黄疸、反覆高烧及畏寒等症状,入院时甚至已有嗜睡现象,经诊断确认为“肝囊肿二度感染形成肝脓疡”,所幸在接受内视镜取石与脓肿抽吸治疗后,病况逐渐稳定。

快速瘦身恐害皮肤垮 营养师教3招吃对餐食比例

(优活健康网记者/冯逸华报导)一名20岁出头的年轻女性想快速瘦身,早餐吃优格、生菜沙拉加杯豆浆,午餐吃水煮餐,晚餐不吃或只吃1颗苹果,看似健康的瘦身菜单,却让她体重停滞甚至停经,更显脸颊凹陷、眼袋等老态外观,吓得她赶紧求诊。专家指出,快速瘦身牺牲的不是脂肪,是肌肉及胶原蛋白,而民众常认为吃“健康餐”可有效减重,事实上,吃对正确的餐食比例才是瘦身关键。